眼下,正是大学毕业生求职最紧张的时候,厦门理工学院会展经济展专业的大四学生沈鸿辉却敢说,截至目前,他求职的企业,没有一家拒绝他。跟小沈一样,该校管理科学系应届毕业生李渝和商学系的大三学生陈培元等同学已被多家用人单位相中。这些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为何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其实这跟他们的另一共同的身份相关,因为他们都是学生“老板”。
去年5月,厦门理工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开园后,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比赛遴选出一批大学生创业项目,截至目前,共有22支团队获选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园体验创业,每支队伍获得3000元~2万元不等的创业启动金和一系列优惠待遇,包括创业园区提供的办公场地、通讯、网络等商务服务资源;享受“免租金、免税收”和共享校内设备资源等。
一年前,厦门理工学院花费十几万元资助的22支学生创业团队,如今已经孵化出4家注册公司,他们分别成立传媒公司、广告公司和酒店。对于这十几万元“换来”的成果,校方说,这钱花得值。
大二上学期,踌躇满志的沈鸿辉从3名学长手中盘下了学校附近的一家饭店。饭店一开始的经营并不顺利,8万元转让费几乎血本无归。在创业园导师和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他用4个月的时间扭亏为盈。经过大学几年的历练,如今的沈鸿辉已经是同学中小有名气的“老板”。他对学校创新创业园的虚拟注册颇为赞赏,这种“虚拟注册,真实经营”的创业体验,既可以跳出“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创业的瓶颈,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去,也大大减轻了实际的压力。
即将离校的沈鸿辉还在创业和就业之间抉择,让他欣慰的是,成绩在班里只能算中等的他,却得到了多个就业机会,“我想单位看中的应该是我比同龄人更成熟的人际交往能力吧。”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两年,他觉得自己考虑问题比以前周全多了。不过即使目前选择了就业,沈鸿辉依然没有放弃他的创业梦想。“过个两三年,我一定还是会创业的,它带给我的自由和成就感是其他工作所体会不到的。”
与大多数忧心于就业找工作的毕业生相比,即将毕业的李渝却显得很从容。今年5月,他所创办的厦门凯希文化传媒公司意外获得了第一笔投资资金8万元,大大增强了他的创业信心。李渝进入创业园区的项目是办传媒公司,先是帮助商家入校推销,然后逐步做起了为企业推荐和储备人才的中介生意。为了在学校内发现人才,李渝和同学们成立了C&S大学生俱乐部,加入者都必须有“一技之长”,“俱乐部也是人才储备库,”李渝说。很快,俱乐部吸引了1300多名大学生参加。李渝通过这种方式,发现校园里各种人才,然后推荐给企业。
就读于商学系的大三学生陈培元寒暑假期间都是“忙并快乐着”。一年前,陈培元在朋友和伙伴们的支持下,正式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厦门今日异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尽管公司注册资本只有5万元,却有27名股东,其中26名都是厦门理工学院的在校生,平均年龄21岁。该公司从事的是企业校园营销推广与策划、网站推广、赛事活动策划、旅游咨询、广告创意设计等业务,经营活动主要靠网络进行。“起初,很多老板认为我们是‘小鬼当家’,缺乏经验与能力,但我们坚持去做,直到他们满意为止。”陈培元自豪地说,现在公司已步入正轨,一些企业老板成为他们的忠实客户。
陈培元始终认为,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如果说我有比别人超越之处的话,那就是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在创业中也需要理论知识,这反过来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作为福建省高校最早成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园区之一,厦门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园目前正准备申报国家级“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并与厦门市多家企业联合申报科技部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为解决创业教育的师资问题,学校特别聘请了一大批创业型企业家到校担任“大学创业与职业发展导师”。
厦门理工学院校长黄红武表示,一年以来,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十几万元的创业资金,但校方并不以学生创办多少家公司来衡量投入的价值,他们看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也许学生们不会自己开公司,但他们在学校所受的训练,使他们在今后择业和工作中,拥有比别人更强烈的创新和创业意识,这就够了。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陈强 通讯员:唐红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