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第三节 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整合资源,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大力促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软件及服务外包、科技研发、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向集聚区集中发展,着力彰显集聚区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的示范、带动和支撑效应。围绕重点功能板块建设,策划、创立一批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产业核心,促进板块功能加快完善。加强对现存老厂房等存量资源的引导和开发,促进形成一批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区。引导各类集聚区加强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以公共数据库、公共信息网络、公共实验平台等为重点,提高集聚区整合资源和集约发展的能力,促进资金、信息等要素以及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向集聚区集聚。到2015年,市级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45家,其中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家,超100亿元的10家。
推动城区服务业特色化发展。玄武区主要依托新街口商贸商务集聚区、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徐庄软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现代商务、文化创意、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白下区主要依托新街口金融商务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中航工业科技城,重点发展高端商务商贸、文化创意和科技服务业。秦淮区主要依托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旅游文化集聚区、城南历史文化街区、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务商贸和科技创意业。建邺区主要依托河西中央商务区、新城科技园、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重点发展金融和科技服务业。鼓楼区主要依托模范路科技创新园区(江苏工业设计园)、江东软件城、湖南路商圈,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及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商贸业。下关主要依托滨江商务区、中央门商贸区,重点发展商务商贸业。雨花台区主要依托雨花软件园、雨花现代综合物流园,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业。栖霞区主要依托龙潭物流基地和仙林大学城,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服务和科技服务业。到2015年,江南八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80%左右。
促进郊县服务业提速发展。江宁区主要依托空港物流园、中邮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汤山温泉新城,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业。浦口区主要依托江北商贸集聚区、高新区软件园、浦口大学城、南京(国家)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一山三泉”休闲旅游集聚区,重点发展商务商贸、科教研发、休闲旅游业。六合区主要依托江北化工物流园、六合生态旅游集聚区,重点发展化工物流、生态旅游业。溧水县主要依托空港物流园、傅家边服务业集聚区、江苏未来影视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农业旅游、文化创意业。高淳县主要依托“自然生态、吴楚文化、民俗宗教”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把高淳建设成为南京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休闲胜地、度假天堂”。
第七章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高端发展方向,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加快发展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引导先进制造业向郊县集中集聚集群发展,把郊县建设成为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承载基地。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
第一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紧密对接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风电光伏装备、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通信、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以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化、发展集约化、人才国际化为方向,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创新活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000亿元以上。
风电、光伏装备产业。重点发展风力发电装备关键零部件、控制与并网系统、整机及微风发电装备等,建设风力发电装备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推进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扶持太阳能系统集成产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600亿元。
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产业。重点发展网络监测系统、控制系统、输变电供电自动化设备等。巩固提升电力自动化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加快智能电网产业标准制定,建设国家级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通信产业。积极发展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专用通信、通信芯片、通信软件等产业群,加快无线谷建设,重点发展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光接入产业与无线宽带接入产业、“三网融合”技术和基于融合网络的应用平台与系统、物联网研发与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体系等。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余热余压回收设备和装置、节能机电、大气污染治理、废水治理等产品群。突破一批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并形成生产规模优势,构建一批重点产业链,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制造业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化学药、中药、生物化学制药与制品、新型制剂产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群。建成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特种金属新材料、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磁性新材料、化合物超细微粒及纳米材料等产业链。加快膜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
轨道交通产业。重点发展轨道工程系统、轨道交通整车、装备和零部件及配套产业链。巩固国内城轨A型车市场和轨道车辆自动门市场主导地位。扩大城轨B型车生产规模,加快发展城际动车、高速动车等。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航空航天产业。重点发展与大飞机配套的航空机电设备、以航空轻型动力为核心的轻型飞机和无人机、以机载雷达和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等为主的航电设备以及地面配套设备等。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