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中国科协、财政部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十一五”期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将每年挑选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优秀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个人,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并由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为农村科普组织和科普带头人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造条件。
据了解,今年受到奖励的每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将获得奖金20万元,每个农村科普带头人将获得5万元,每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将获得50万元。此后每年的奖励资金规模将根据上一年的执行情况确定。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农民被列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四类重点人群之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正是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多年影响,我国广大农民享受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公共服务的机会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城市居民的1/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要求,我国将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1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同时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能力。
“在分析农村科普工作特点的基础上,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决定实施这一计划,希望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带动更多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生产劳动技能,引导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对此项计划作了特别的阐述。为了做好这一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制定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试行)》。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将按照“面向社会,统一标准;立足科普,注重公益;差额评选,择优支持;奖补结合,追踪问效”的原则,由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共同完成。县级科协和财政部门申报的优秀组织和个人,将通过地(市)级、省级科协和财政部门的层层推荐,报送中国科协和财政部。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将成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对各地推荐的优秀组织和个人进行评审,并通过媒体对评审结果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最终确定每年的获奖名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购置科普资料和设备,以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开展培训讲座、展览,引进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等农村科普活动的支出。
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赵路表示,中国科协和财政部为此联合制定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保证资金使用到位,并将对资金的使用和结果实行监督考核和追踪问效。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确定的目标,到2010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要有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有专家指出,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能否提高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对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无疑是一个激励。据了解,中国科协等部门还将制定《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搭建多种服务平台,为农民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渠道和机会,包括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等。(吴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