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对镇成人教育中心进行改建、扩建,组建“新农村大学堂”,并坚持把农民技能培训与教育农民、引导农民、组织农民相结合,使“新农村大学堂”成为一个农民继续教育综合基地。其主要功能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与就业转移指导、农技培训与推广、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信息交流与服务、农村文化活动等。近两年,胶南市大力推广这一模式,探索教育农民、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的有效途径。
“新农村大学堂”具有自己的突出特色。采取开放式办学,面向全镇党员干部群众,从上午8∶00点到下午5∶30,大学堂的大门随到随开,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申请参加培训要求,而且,无论是技能培训还是咨询服务,全部免费。采取乡土化教学,在“新农村大学堂”担任老师的,除了镇党政领导干部、聘请的专家外,大部分都是在农村成长起来的乡土人才,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非常接近,易于接受。采取复合型教育,“新农村大学堂”整合了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不仅可以进行技能培训,而且便于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新农村大学堂”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生事物,对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具有普遍的示范导向作用,提供了有益启示。
“新农村大学堂”提供了教育农民的主要阵地。“新农村大学堂”的设立,把基层的农民教育资源充分整合,让那些有条件、有意愿、有能力接受非正规教育、各种培训的农民有机会接受再教育。
“新农村大学堂”提供了组织农民的有效载体。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农民基本上处于高度分散、无组织状态,这与新农村建设的统一性、整体性要求相背离。市场条件下组织农民的方式方法,应该是以基层组织为主导、多种农村合作组织共同参与的多样化格局,在教育农民的过程中组织农民,在服务农民的过程中组织农民。“新农村大学堂”就具备这样的功能,分散的农民走进学堂,接受共同的教育培训,从而可以形成一个以技能或利益为纽带的合作组织。在大村镇“新农村大学堂”培训基地,学员有事外出主动向指导老师请假,800多名农村大嫂经过大学堂的短期培训变成了服装厂工人,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组织化,而且从意识上增强了组织性、纪律性。
“新农村大学堂”成为了新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点。从“新农村大学堂”的工作内容看,基本涵盖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把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融合在一起。因此,要把“新农村大学堂”作为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与新农村村庄建设结合在一起推进,。
“新农村大学堂”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新农村大学堂”通过党校、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等,可以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同时,通过技能培训、咨询服务等,真正让走进学堂的农民得到实惠,从而增强对基层组织的信任度,拉近干群距离。(作者:山东省胶南市委书记 张大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