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抓亮点,不攻难点。”记者近来在江苏镇江各地采访新农村建设,时常听到这样的呼吁。
这确实是个问题:当下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方搞示范点劲头十足,而攻难点的力度欠火。不可否认,搞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给面上示范带头,这也是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但切切不可忽略整体推进,何况,现时一个地区搞的几十个示范点,都先天有一定基础,这种“拿来主义”的典型、锦上添花的“亮点”,也未必都能照亮面上。全面实现新农村“二十字”目标,重在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其核心在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要抓好这一重点,仅限于“亮点”建设肯定不行,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攻难点”上来,新农村建设才能步步深入。
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哪里?记者经过调查,认为难点有三: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这需要县乡村三级从实际出发进行谋划和引导,发展村级经济,帮助农民增收。二是农民积极参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而目前是“上面热,中间等,下面冷”,这种状况要尽快改变。三是土地资源运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既然这样,土地资产的保护与配置就大有文章可做。例如,在科学规划保护的前提下,安排农林牧副渔及乡村工业用地,与此同时,引进各方资金在土地上把村级经济搞上去。还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改造老村庄,搞好土地复垦整理,腾出部分非耕地让农民搞开发,搞土地资本运作,取得长期的合法收益。即便是被征用的城市和工业建设土地,也应有集体经营股或承包土地农民股份,使土地成为农民永久的利益保障和长效经济来源。
当然,难点还不止这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经济社会综合工程。宏观上中观上有不少问题有待突破,微观操作层面上问题就更多了,如村领路人的选培,村级财政积累,新农民素养的造就,农民增收渠道的开拓,等等,这些都是县乡干部的职责所在。而这些工作的推进,可能要比搞一两个示范点要难得多,需要脚踏实地、持久地攻坚才能奏效。(新华日报/记者 石开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