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但农村只拥有全国8%的体育设施。在一些农村,一块混凝土的篮球场竟然能起到神奇的作用
4月24日,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工作会议在山西召开,这标志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面启动。国家体育总局和发改委将分别安排8000万元和1000万元补助金,在部分农村进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项目建设。
“中国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但农村只拥有全国8%的体育设施,农村的体育发展十分落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对记者说,“这次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是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体育场地建设的基本标准是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把篮球场建到农民身边,把健康的生活方式送下乡,是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农民发挥自身的智慧,将篮球场的空间逐渐放大。
一块混凝土球场在农村的影响
在山西,一条长660多公里的“百镇千村大运体育走廊”,被当地农民称作“健康工程”和“民心工程”。这条走廊依大(同)运(城)高速公路而建,北起大同,南至运城,纵贯山西全省。大运体育走廊总投资2140万元,为农村修建了650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25条全民健身路径和6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购置2000多件体育器材,平均一公里左右就有一个文体活动场地,沿途200多万农民群众因此受益。
2000多万元的投资平均摊到200多万农民身上,每个人不过10元钱,但就是这人均10元钱的体育投资,已在一个村、一个人身上产生了神奇的影响。
霍州市西张村农民邢晓丑就是得益于大运体育走廊的修建,成了山西小有名气的篮球明星。邢晓丑在部队当兵时练得一手好篮球,退伍还乡后由于村里缺少场地,失去了用武之地。大运体育走廊修好后,邢晓丑不用出村就能天天和村里小伙子们打球。他们还组织了村代表队,在周围七里八乡打出了名声。晋中农村大多数村都建有戏台,现在许多篮球场与戏台相邻而建,不少地方配装了照明灯和健身器材。每天早晚,篮球场周围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男女老少都喜欢来这里伸伸腿脚,活动活动筋骨,或者唱上两嗓子。
社会学专家认为,过去庙宇、戏台、宗祠是封建社会的公共空间,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借以传播。而目前在农村,农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正逐渐萎缩,这也是农村赌博风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西街村自发成立了村篮球队,以前那些爱打麻将、赌博的年轻人都来了。针对大运体育走廊建设,山西体育局局长王春元说:“修建一个球场,减少十个赌场。”
指着用了近半年的篮球场,西街村支部书记杨俊田说:“这球场可真好,现在都成了我们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年轻人打球,老人打太极拳都来这里,健身器材得排队轮着用。逢年过节,村里的文艺队就在这里给大家表演,平时开村民大会也都在这里开。”
其实,修建一个篮球场的作用,还远远不止这些。
一个村级体育馆,带旺二百个麻花作坊
改变村容村貌易,提升农民素质、转变农民思想难。体育文化是一种最易深入人心,被百姓接受的载体。因此,建设新农村更应该是一种民心工程、是致富工程。
河南省陕县大营镇大营村拥有全国第一个村级体育馆,除此之外,大营村还以“大营麻花”而远近闻名。过去,该村只有一个麻花作坊,体育馆建成后,在这里举办的篮球等体育比赛多了起来,每逢有比赛,邻里八乡的观众蜂拥而至,不仅球场周围挤满了人,树上、架子上、房子上都是人。人一多,麻花自然也卖得格外的好。市场供不应求了,麻花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目前已达200多家。体育带动了麻花的旺销,“麻花”回馈体育的是赞助比赛。如今,“大麻花杯”的冠名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赛的纪念品或奖品也少不了麻花。麻花与体育的结盟,丰富了乡亲们的文化生活。
“你信不信,这篮球场有时也是鹊桥哩,”大营村的一级体育指导员梁金牛说:“在农村,打篮球虽然不是为了找媳妇,但篮球打得好,就有可能找到好媳妇。家长们也希望孩子参加比赛,远离恶习。小伙子在球场上表现得好,不仅球技高,更要球品高,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球品代表人品嘛。”这就是农民对篮球最朴素、最真实的热爱,这也是为什么一场比赛能吸引大姑娘小媳妇的原因之一。
“群众也在篮球场上选干部呢!”梁金牛说,焦作镇有38个行政村,2005年村委会换届,新当选的7个村委会全部是农村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与扶持者。村民们在选干部时,也将能否为百姓组织体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标准,体育活动开展起来,干群关系也好转了,篮球场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五年内为全国1/6的乡村建篮球场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9亿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族的健康。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认为,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薄弱环节,投入较少,欠债较多,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是到了大力推动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时候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举措。
大多数人认为,农村空气好,农民又经常下田干活,所以农民的身体自然都很好,其实不然。冯建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0年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农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优秀等级的只有6.6%,其他七类人群平均优秀率为11.6%;而不合格等级的农民却有20.1%,其他七类人群的平均不合格率为14.1%。广大农民的体质状况是影响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此外,目前我国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现象十分突出,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和返贫的占贫困原因的40.9%,居第一位。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能够有效改善农民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有利于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有利于移风易俗,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篮球场具有一场多用的功能。”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运动司副司长续川说,2000年和2005年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表明,篮球运动排在我国农村十个最为普及的体育项目的首位,在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开展十分普遍。在河南济源,全市有515个村庄,村村都有篮球场,农民篮球队多达800余支,“篮球”已成了农民共同的语言。而且篮球场地建设投资少,维护成本低,占地不大,经久耐用。
“将篮球场建到农民身边,但是不花农民的一分钱。”冯建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谁要是让农民分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资金,我们就取消谁的项目。”该工程以中央资金引导、地方各级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支持为辅,体育彩票公益金配置器材,利用村公共用地,农民自愿义务投工投劳进行建设。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农村。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在全国范围一批有条件的行政村扶持建设公共体育场地建设设施,起到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到2011年,争取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覆盖1.5亿农村人口。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想农民所想,甚至“在标准篮球场四周,向外开辟不少于5米的平整空间”的细节都想到了,为的是便于群众观看比赛和开展健身操(舞)等其他运动项目。
农历五月杏儿黄时节,麦子熟了,紧张的麦收季节,也是文体活动的淡季,这时,篮球场又将被农民当成晒麦场,一个农村篮球场的空间将随着农民的智慧继续被放大。
链接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随着农村体育设施的兴建,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民以业余、自愿为原则,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参加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防病治病,又丰富了文化生活,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增强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同时也利用体育活动,以“体”会友,以“体”会商,促进了农村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2003年底至2005年6月底,山西省在大(同)运(城)高速公路沿线的农村基层进行了百镇(乡)千村(校)大运体育走廊示范项目的建设,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全国农村体育活动基地示范项目”和“中国全民健身著名景观”,推动了全省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开展。
■2003年12月,国家发改委补助地方预算内基础建设“山西百镇千村大运体育走廊”250万元,成为2004年山西惟一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体育项目。
■2004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将该项目列为“全国农村体育活动基地示范项目”,并确定中央调控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300万元,用于该项目篮球架捐赠。省体育局也决定从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拿250万元配套大运体育走廊建设。国家和省共筹资800万元,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山西省百镇千村大运体育走廊2005年6月底建成。国家、省、市、县、乡、村各级对该工程总投资约2140万元,新增650块篮球场、25条全民健身路径、6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4.25万平方米,新添体育器材1980件,惠及沿线200万农民群众。(记者郭丽君王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