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代表委员热议“十一五”:城市如何反哺农村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3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背景

●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从今年开始,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为此中央财政将每年安排转移支付782亿元。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增加2182亿元,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今年率先在西部中小学免收学杂费,明年在全国农村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今年中央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补助将达到47.3亿元,是去年的7倍多。预计到2008年,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熊盛文代表(江西省省长助理)

政府资助不包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建立资金向农村流动的机制;完善支持“三农”的金融体制,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扶持力度。

要合理分配财力,科学配置资源,整合各方面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要改变各级政府大包大揽、行政计划运作的习惯做法,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财政资金运作模式,把资金用到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上。同时,各有关部门下达的支农资金要整合起来,集中用到新农村建设上。采取政策激励、以奖代补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政府引导而不代替,资助而不包办。

(本报记者任江华)

熊清华代表(云南省保山市委书记)

观念与市场接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首先要在农民中培育现代观念。现代观念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单纯的资金和物资投入,这才是农村实现长期繁荣的根本。

目前,我国多数农民还生活在交通不太便利、信息不很畅通的地区,缺乏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现代观念。

培育农民的现代观念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要让农民在实践中领悟。比如政府投入基本物资、农民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可以通过奖勤罚懒培育农民的勤劳观念、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农民生产不计成本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劳动力的投入也要计入成本。勤劳、竞争、成本等现代观念的建立有助于农民与市场接轨,对农民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

(本报记者朱隽陈娟)

王萍委员(中国农林水利工会主席)

机制助民工维权

2005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约1.3亿人,其中1.1亿人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民工进城后面临身份的不对等、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和劳动报酬的不对等。

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政府必须下决心研究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政策问题。我建议: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对非正规就业取消户籍限制;逐步制定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采取扶持、帮助政策,为农民工创造就业培训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工会应该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农民工建会渠道,把他们组织起来,动员和引导他们为改革发展稳定多做贡献。

(本报记者田泓)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13日

来源: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