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现代农业之路该怎么走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3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访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丁力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到底应该怎么做?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丁力。丁力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现代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足见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程度。

细读中央“一号文件”,详解具体实施步骤,丁力将自己的观点、建议和盘托出。

把现代农业摆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一个‘新’字!”

丁力说,“‘新农村’新就新在宏观上要调整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结构,集中力量向‘三农’倾斜;在微观上要发展现代农业和与此相关的产业,以此来承接宏观政策。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用现代产业与现代政府这两只手,来开创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有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包含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在丁力看来,要实现这20个字,首先要帮农民挣钱,农民兜里有了钱,其他的事情都好办。而在现阶段处于国际竞争中的中国农村,能使全国广大农民普遍增收、持续增收的有效方式,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打牢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到“多、快、好、省”,使广大农民真正投身其中,见到实效,得到实惠,才能够有效地保护农村的人居环境和优秀的传统文化,防止出现形式主义、一刀切、增加农民负担等偏差。

进一步加深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对现代农业的诠释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中国传统农业就是上千年延续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不是产业,而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者半自然经济状态。所谓产业则是企业的集合,是用现代化大生产方式,按市场经济要求组织起来的经济活动。现代农业则以现代产业的方式和要求改造这种小农经济。”丁力如是说。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在经营理念、经营主体、经营方式、技术装备和经营需要的管理体制和环境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提高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一定要从产业入手。

但现代农业不能等同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涵盖整个现代农业。如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还包括林田水路相配套的完善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的发达的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收储、消费相联系的农业信贷,以及农科教结合的科研推广体系,此外还有相应的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我国在这些方面还相对落后。

重视“点、线、面、体系”

现代农业建设到底应该怎么干?丁力提出了自己的“四段论”,即“点、线、面、体系”。

首先是点。建设现代农业,很多地方都在办点或示范园,划分核心区、辐射区、示范带动区等,都注意发挥这些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但从调查看,也有一些点还是传统农业的“梳妆打扮”,没有现代产业的味道,这样可能会把路子走歪。各地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符合中央文件要求,以科学态度办点,按照经济规律真抓实干,形成真正的亮点。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现代流通业,实施循环经济等方面,要达标准上水平。不要求全,一定要有特色,能够起到引领作用。

其次是线。建设现代农业一定要从产业角度来考虑农业,而这个产业的概念是跨村、跨县、跨省,甚至是跨国的。这就要善于拓展视野,从大范围来研究本地农业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与价值链、生态链相一致的生产、加工、流通、科研一条龙的产业链,并在市场拼搏中使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找到载体,生产出优质、安全、多样化的农产品,并顺利地销出去,使参与其中的农民真正得到好处。

其三是面。建设现代农业要注意优势区域布局。农业特别是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的现代农业,对发展区域及扩展空间的要求更为严格,不谋全局,难谋一隅。在不具备条件甚至有风险的地方强行建设农产品基地,会聚集风险并难以化解。还有些地方不是危险区,但也不是优势区,若不顾土壤、光照等条件,强行发展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也会有负面影响。另外,优势区域也有不同类型,要把生产区、加工区、流通区和研发区分开对待。有时这四个区域可以重叠,有时条件不一样,这四个区域也会分离。如一些优质、高档的农产品流通区主要在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大城市经济圈,以及各省会城市为主体的地方城市体系。许多区域的研发力量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要研究新政策,形成新机制,使大城市的科研资源流向农村,达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目的。

四是体系。现代农业不光是产业链,还要有支撑产业的完整体系。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最为薄弱。比如养殖业,农民有句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就是说若没有防疫体系,一旦疫病发作,就有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农业部强调建设七大体系,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题中应有之义。此外,还要有法治健全的政府管理体系,这些严重滞后的环节应尽快补上。

善于调动整合各方面力量

恩格斯在论述“俄国的小农经济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时曾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较低的经济发展形式解决不了高得多的发展阶段的问题和冲突。

对这句话丁力深有体会。他认为,没有新的要素进入,没有先进的生产力来示范带动,仅靠小农经济是不能建设现代农业的。这些年各地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证明,只有龙头企业进入“三农”,以新的观念、装备、人才和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农村的一些在传统格局下难以解决的问题才能找到新的化解机制,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建设现代农业一方面要强调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十分重视企业的作用,采取各种措施让城市工商企业、外资企业、农村的乡镇企业和农垦企业发挥更大作用。例如黑龙江农垦,利用多年形成的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集团化等优势,不但在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率先建设现代农业,而且采取场县共建、跨区作业、产业带动、文化影响等多种方式,大范围地带动周边农村改造传统农业,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丁力说,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对接时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机制。特别要注意在防范和处理风险时,要全力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和相关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和农民规避疫病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文/本报记者 朱 磊

背景链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现代农业建设”包含了6个方面的内容: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等。

————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来源: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