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从三个“一号文件”看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3 月 0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6年一号文件)于2006年2月21日正式颁布,文件共8个部分、32条。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对“十一五”时期和2006年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总的要求,指出了需要把握的原则,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作了具体安排。

今年的一号文件与以往的一号文件有何不同呢?有以下几点。

一、以农村为主线,把“三农”中的农村建设作为鲜明主题

进入新世纪以后的近三年中,中央连续发布了3个一号文件。2004年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核心,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2005年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关键,推出了一系列支农政策;2006年一号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根本,推出了支持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综合政策。比较近年3个一号文件,第一个主题是农民,第二个主题是农业,第三个主题是农村,侧重点各有不同。

2006年一号文件为什么以农村为主线,把“三农”中的农村建设作为鲜明主题呢?这是因为,“鉴于城乡对立是农村经济和文化落后的最深厚的根源之一,……消灭这种对立是共产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列宁语,1919年)这是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一号文件)这是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胡锦涛语,2006年2月14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2006年一号文件)

农村的概念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人聚居的地方。农村在“三农”中的位置是,农村是“三农”问题的根本。根本,就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农业、农村和农民,农村更带根本性。如果说,农业和农民反映的是农村生产力问题的话,那么农村反映的是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综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方位的。不仅涵盖生产力,而且牵扯生产关系;不仅含有经济基础,而且包括上层建筑;不仅是当前任务,而且是历史任务。

农村也是相对城市而言的。农村和城市的对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消灭城市和乡村对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对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做出的有力选择,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列宁早在1919年就说过:“贫困不堪的农民经济如果不加改变,就谈不到如何巩固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今年一号文件提出了“三个高于上年”,即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2006年一号文件有许多亮点,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全面取消农业税。

2006年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三个高于”的支农政策;要建立新农村的产业支撑,进一步强化对“三农”的补贴政策;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从机制上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这都是文件的闪光点。

但是今年我国“三农”政策中最富有标志性的事件,则是“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是最大的亮点。2006年一号文件在第六方面――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中第24条指出,“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

回良玉副总理在今年2月22日纪念废止农业税条例暨全面取消农业税座谈会上指出,农业税作为国家的重要税种,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作为纳税人,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针对农民增收难、农民负担重的突出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措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际,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举措,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一大德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文件管用的时间跨度长,不仅是2006年一年的农村工作部署,而且是“十一五”农村工作的长远规划;不仅是未来五年的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2006年一号文件下达了2006年的农村工作,从若干方面做了部署。这是与以往一号文件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一号文件不仅管一年,也管五年;不仅管五年,还管长远。

这个文件多处提出“十一五”时期农村工作应把握的总体认识和主要任务,为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三年五载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管几十年。胡锦涛在2006年2月14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 李海鸥

来源: 中国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