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农村建设的方向,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抓手。
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已经具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和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这些非常深刻的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换,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就是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能力,就是深入人心的政策感召力。可以说,由于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已经具备反哺农业的条件,已经具备反哺农业的实力、能力和感召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基本成熟。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实力来说,我们的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前两年,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突破了十万亿元。1978年改革之初,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000多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预计,今年我国GDP为15万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低于15%,居住在农村的人口所占比重开始接近于50%,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完全可以在反哺农业方面作为更大一些。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评价来说,这方面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目前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进入了一个转折点,那就是我国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也相对降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倘若我国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很高,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还没有转移出去,建设新农村的战车是开不动的,建设新农村是非常困难的。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来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累了有益经验。譬如,加大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截止2004年底,全国已累计解决了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28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1465万农户用上沼气,全国90%以上的村通了公路。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相当改观。还有,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救治体系、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支持力度,初步改变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感召力来说,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已经形成,有了广泛的群众和社会基础。最重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五个统筹”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证。同时,广大农民群众要求改变生存环境状况的呼声很高,迫切希望能像城里人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平坦的道路等。农民群众的工作热情很高,愿意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靠自己的劳动改变落后面貌。
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深刻的内涵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讲过,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就要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邓小平还讲过,“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要在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早日达到城乡人民的“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另一深刻内涵,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新农村建设,更是一个全新课题。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党也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但如今面向市场进行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支援农业,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区别在于市场在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中越来越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目前国家管理农民的方式,已由单一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农民的生产,转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实现间接管理;农户家庭从执行国家计划,已经转变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可以说,我国所有农产品现在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定价、自由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使新农村建设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深刻内涵,就是由政府出面,积极为农村提供财政支持,提供公共产品,提供优质服务。转变政府职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对各级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出了客观要求。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就要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使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建立和完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主要指政府优化公共产品供给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包括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就业,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服务,进行农村教育、开展农业科技,发展农村文化等公共事业。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就是要为市场主体(农民)服务,就是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使农民享有同城市市民一样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三、建设新农村的着力点应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破点应是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硬件。要着力全面改善农村的水、电、路等小型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引导投资方向。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体现在能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以使用农村廉价劳动力为主,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消化过剩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目前建设新农村的着力点,应该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增加投资,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以农民为主向以政府为主的转变。投资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的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燃气)、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并对农村厕所、厨房、圈舍、中小学校舍和卫生所进行改造。此外,农村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垃圾处理设施。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从全局看,为了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仅仅停留在解决农民增收层面上的问题,已经远远不够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就是从环境着眼,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更加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性、农村的公益事业性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性。(李海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