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工商企业都在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现在人们看到的是,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化解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供大于求的状况。但是,究竟能化解到什么程度、改善到什么程度?如何把握好新农村建设开局后农村市场的新走向、新特点?如何在有效开拓农村市场的同时带动农业生产特别是现代农业的新发展?如何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市场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这一系列比较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却亟待深入研究。
近年来,随着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出现重要转机,我国农村市场发展不断加快。去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以上,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农村与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的差距,也由上年的4个百分点下降到2个百分点。在辽宁等一些地区,农村市场的增幅还超过了城市。一般而言,今后几年农村市场大体能够保持去年的增长水平;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农村市场必将出现新的变化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十一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从今年起将全部取消农业税,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两年内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由目前全国的21%扩大到40%,提高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等等。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而且能够稳定农民消费预期,扩大农民即期消费,并将由此推动农村消费增长明显加速,推动农村市场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以农村交通为例,目前我国仍有近4万个建制村尚待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还没通沥青路或水泥路。交通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民的生产和消费。针对这种情况,今年中央规划投资新改建农村公路18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13万公里。按照交通部制定的“十一五”目标,县乡公路5年增加30多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20多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这种大规模的建设,无疑将对农民消费增长和农村市场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给不少行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再以家用电器为例,这些年在广大农村的普及程度虽不断提高,但由于一些农村地区电力设施落后、电价相对较高、产品维修不便与售后服务脱节,其消费增长受到了一定制约。最近一个时期,那些地区的供水、用电、电视信号接转等方面的问题正逐步获得解决。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农村家用电器的消费环境必将随之大为改善,家电消费的增长也有望大幅攀升。专家们预计,“十一五”期间农村家电市场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与城市5%的增长相比要高出10个百分点。另外,目前我国共有3.4亿个家庭,其中农村家庭2.3亿个,今后10年内,如果农村家庭的家电拥有率达到1997年的城市普及水平,将需要彩电1.68亿台、电冰箱1.47亿台、洗衣机1.62亿台。这个需求量是十分惊人的。
农村市场较之城市市场,存在很大差异,对生产、流通企业都有不同要求。不仅如此,许多农村家庭既是生活单位,也是生产单位,所以流通企业不仅要考虑将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营销有机结合起来,还要善于将农产品的采购与工业品的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小流通带动小生产、大流通带动大生产,那么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需要现代流通的带动。这对于有关部门和流通企业而言,显然都是新的任务和新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