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杜青林: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2 月 1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访农业部部长杜青林

□ 本刊记者

去年底,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了2005年及“十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提出了推进“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 2006年的工作重点。就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刊记者采访了农业部部长杜青林。

记者: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国农业发展形势喜人,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杜部长,您能具体介绍一下2005年及“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吗?

杜青林:2005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再上新台阶的一年。粮食生产保持较大幅度增产,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1亿斤,粮食亩产619斤,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实际增长6%;农业各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

2005年农业的好形势,为“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过去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工作理论、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确立城乡统筹发展方略,提出“重中之重”战略思想,作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重要方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下发两个“一号文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成为宏观调控的一大亮点。“十五”时期特别是近两年,“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一是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的恢复增长。粮食增产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单产提高。二是农民增收扭转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十五”时期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可以达到5%。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11.4万个。农民就业结构非农化进程加快,非农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左右,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十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442万人。四是农业科技进步取得重大进展。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预计2005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48%,比“九五”期末提高11%。五是农业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六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七是农村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不牢;二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三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较大;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记者:回首“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杜青林:回顾“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党的新时期“三农”工作理论、方针和政策的理解,而且深化了对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尤其是深化了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对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有了新的体会:一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二是必须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农民利益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三是必须把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目标;四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业由弱变强;五是必须加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建设。

记者: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阶段性特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杜青林:从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看,我国目前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必须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从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战略转变阶段,必须创新发展模式。从农业农村的重大任务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攻坚爬坡阶段,必须积极应对严峻挑战。

“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把握发展趋势,明确发展目标,实施新的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杜青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着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 “三增”目标。

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毫不动摇地把粮食增产作为“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事关全局的重大目标。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力争“十一五”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水平。

努力实现农业不断增效。坚持把农业增效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综合效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坚定不移地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村社会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争取“十一五”时期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为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创造条件。

记者:围绕“十一五”时期“三增”的发展目标,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杜青林:概括起来讲,就是“三大战略”和“九大行动”。

“十一五”时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拓展发展领域和途径,提升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转变”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二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三要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四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五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转轨。六要转变工作机制和方式。

实施“拓展”战略。重点是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水平。一要拓展农业功能。二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三要拓展农产品市场。四要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

实施“提升”战略。重点是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健全农业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一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二要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三要提升农业政策法规支持保护能力。四要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五要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是宏大的系统工程。建设新农村,要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优先解决农民最关切的实际问题;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多方支持、形成合力。

2006年,要以“三增”为目标,以实施“三大战略”为重要举措,围绕大局,明确重点,突破难点,启动实施“九大行动”。

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力争“十一五”粮食平均亩产650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水平。2006年要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力求做到优质率提高5个百分点。

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2006年,选择黄淮海专用小麦等8个产业带进行重点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优势农产品名牌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牌。

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要以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和引领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重要目标,促进科研攻关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技术推广由注重单项技术应用向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转变,农民培训由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

实施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使养殖业尽快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

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农业发展,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一要开发农村清洁能源。二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三要建设乡村物业。四要推动生态产业发展。

实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

实施“九大行动”是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成功实践的拓展和深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措施,2006年要全面启动,“十一五”时期要坚持不懈,扎实推进。

当前应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2005年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目前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四)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严格控制建设占地,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五)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六)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来源: 时事报告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