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中国农民正成为国际“菜篮子”供货商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1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中国龙大食品集团第三有机农场的甘兰地里,54岁的山东莱阳农民董耀臣正带领着27名农民用手捉着虫子。作为企业农场里的农业工人,他们正按照出口农产品的国际标准种植着甘兰,就连除草也要用手拔,田间工具也是专用的,用完后必须洗净消毒并专门存放。

但对于这样的“苛刻”要求,董耀臣却甘心乐意接受。因为跟以前种2亩地收入不足千元相比,按照出口企业规定的标准种植农作物,他不仅能够领到800元的月薪,年底还能拿到2000元的奖金。

像董耀臣一样,如今很多中国农民正由过去的一家一户生产的传统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与国际标准直接接轨的中国现代农业工人。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千变万化的国际贸易市场,身处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民开始逐渐改变沿袭千年的单家生产方式,通过与国内贸易企业“抱团”打天下,大力发展绿色创汇农业,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作为农业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生产率依然低下。面对不断提高的国际“绿色壁垒”,种植、养殖环节成为确保出口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关键。

过去“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入世后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或养殖的农户,受素质和公司刚性管理缺位的制约,难以保证所产原料的质量。对此,中国大力推进“组织创新”,通过提高农民和龙头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产业体系。

莱阳市沐浴店镇黄崖底村靠近公路的108亩耕地,从1999年起就被山东龙大集团租赁,现获得日本农林水产省认证。如今在这个有机农场,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肥,而是随处可见防虫网、灭虫灯等除虫工具。

龙大食品集团副总经理张德润说,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龙大集团的生产工厂均取得ISO9001、HACCP等国际认证,还取得了日本、欧盟的蔬菜有机认证,美国AIB冷冻蔬菜认证和美国OSI组织的“动物福利认证”;四个偶蹄类熟肉制品加工厂、五个禽肉熟制品加工厂获日本农林水产省认证,开辟出一条条国际绿色通道。

“公司+农场+农业工人”的新模式同样增强了中国农民抗击国际贸易市场风险的能力。2002年7月和2003年5月,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冷冻菠菜实行了两次封关。龙大集团在自身遭受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一律按合同悉数补偿菜农损失,为此就支出1000万元人民币,巩固了农民与企业间的良好信用关系。

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淘金”,走上了致富路。据了解,龙大集团吸纳了大量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公司2万多名员工中,88%以上是来自山东省内外的农村,人均年收入都在9000元以上。而省内外为龙大配套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方面的劳动力,覆盖中国山东、江苏、河北等10多个省区的70多个县市,总数达到四五十万人,促进中国农民不断增收。(记者王志)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