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不可忍"和"不可怕" 公众和专家迥异看待贫富差距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8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新闻中心近日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3%的人感觉和十年前相比,贫富差距变得更大了;84.6%的人认为,目前的这种贫富差距,已经让人不能接受。而有关专家称应该正确认识基尼系数,给基尼系数打一个“国情折扣”。有专家说,用“购买力”计算的中国基尼系数,要比用“名义收入”计算的数值小很多,中国的收入差距实际上被夸大了。更有青年学者则干脆表示,说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越国际警戒线,是在危言耸听地制造并不存在的危机感,给“劫富济贫”的再分配政策寻找理论依据。

这就怪了,近乎百分之百的人感觉贫富差距比十年前变得更大了,八成多人表示这种贫富差距已经让人不能接受,而一些专家却说没问题、不可怕,不用过于担心,不要任意夸大。百姓与专家感觉差别这样大,看法向背这样远,是多数百姓感觉错了,还是少数专家闭门造车、自我乐观和陶醉呢?

从国际公认的联合国确定的贫富差距警戒线看,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警戒线,达到0.45甚至更高。有人却攻击说,联合国确定的警戒线并不适合我国国情,你看我国虽然超过警戒线了,却没有发生政治动荡。这只能说这些专家还没有真正了解“警戒线”的内涵。何谓“警戒线”,就是发出警报,告诉决策层超过这个“水准”,就要特别注意了,有可能引发包括政治动荡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必须开始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了,以防患于未然。否则,到真的因为贫富差距过大而导致社会动荡发生时,就来不及了。

以笔者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国际警戒线基础上,我们应该再保守一点,适当调低警戒线标准。我们要尽量把问题看的严重一点,而不是一味唱赞歌,忽视这一严重问题。因为,贫富差距,富的一方不必担忧,而穷的一方关乎到百姓的基本生存问题,是一个严重的民生问题,如果比例过大,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是必然的。

像某些青年学者所说,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越国际警戒线,是在危言耸听地制造并不存在的危机感,给“劫富济贫”的再分配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其得出此结论的依据的解值得人怀疑。同时,对于“劫富济贫”的再分配方案也必须一分为二看待。发挥税收手段抑制贫富过分悬殊是国际通用惯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如何抑制贫富分化呢?当然是利用税收手段。像类似我这样的富人多征一点税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必须走出研究室走向社会,多调查研究,多了解民意,多倾听百姓心声,这样,自己说的话,自己的研究成果,才能更符合社情民意,缩短与百姓的距离。(付瑞雪)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