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对提质增效升级有什么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提质增效升级”这个重要原则。
《报告》提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之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前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水、大气、土壤污染严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产要素供求关系逐步紧张,劳动力、矿产资源、土地等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加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还不多,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有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协调,经济结构有待优化。我们要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着力提质增效升级。
一、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科技含量不高,科技进步的贡献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供给日趋紧张,成本持续上升,原有竞争优势逐步减弱,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国际上,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各国都在抢占科技创新优势,力图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这给我国带来重大机遇,也提出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适应国内要素供给趋紧和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新趋势,改变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促进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推动,逐步形成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科技创新取决于人,要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二、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达到4.16万亿美元,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外贸增长过于依靠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支撑,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当前,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加剧,在中高端与发达国家竞争也在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十五”时期我国出口年均增速高达25%,“十一五”时期下降到15.7%,近三年已经转为个位数增长。这既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结果,也反映出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进一步发挥开放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推动开放型经济从传统成本、价格优势向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化,从国际产业分工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努力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有赖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要严格落实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
三、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
我国发展最大的差距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前者是后者的3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镇;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低。但差距也是潜力,要通过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扶贫开发模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还要靠城镇化。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区域发展看,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但也要看到西部地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回旋余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同时也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要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开发,带动更大范围的腹地发展。
四、持续改善民生
民生一头连着民利和民心,一头连着内需和发展,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年,我们加大民生投入,完善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社会事业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社会发展仍是一块“短板”,保障改善民生任务还十分繁重。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带来民生改善。我们要始终不渝主动做好改善民生工作,将财力投入与制度完善有效结合,集中力量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要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完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政策体系,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下力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全民参保,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水平、补助标准和住院报销比例,建立健全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救助制度。
五、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也明显增强。近年来频繁出现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土壤污染、水质下降等生态环境事件,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必须引起我们的警醒。去年,我们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深入实施、务求实效,重点以治理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突破口,抓关键环节、健全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保补偿机制。我国能源消费持续攀升的趋势短时期内难以逆转,必须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
六、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要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的考核,切实把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上来,不断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潘国俊)
31.如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4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适时适度微调财政政策,提高针对性和协调性,努力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内生动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适当扩大财政赤字,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赤字率保持不变。全年安排全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140530亿元,预算支出总量154030亿元,收支差额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赤字率稳定在2.1%左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腾出资金重点用于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支出。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扩大消费需求,完善促进养老、健康、信息、文化等服务消费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和电商物流设施等建设。调整优化中央基建投资结构,增加棚户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水利等领域支出。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进一步扩展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分类管理和限额控制,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严禁地方政府继续借道融资平台公司举债,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有效防控财政风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提高预算透明度;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编制三年财政规划,提高财政政策的综合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审核预算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中央财政预算因政策需要可编列赤字,在政策调整后分年弥补;全面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明确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范围和重点,加强统筹协调,避免交叉重复;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税收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抓紧研究将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的政策;实施鼓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的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加快房地产税立法进程;推动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将着力点转移到加强引导、制定标准、支持创新等方面,清理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优惠政策,整合资金支持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压缩过剩产能,促进产能向境外有序转移,继续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对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原材料等767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关税,对300种资源、能源和高耗能商品实施2%~40%的出口关税。支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科学技术支出2673.9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8.9%;深入推进中央财政科技专项优化整合,建立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中止机制;改进和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管理机制改革,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完善加速设备折旧政策,落实好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的政策;加快制定科研成果处置与收益分配政策,启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节能环保支出2109.09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7.1%。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继续做好节能技术改造、重金属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实施保护性耕作,开展深松整地试点、秸秆还田工作,支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支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推进农业走出去,适当把握粮食进口比例,增加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试点,支持部分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开展耕地治理和农业节水措施应用试点,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推进粮棉收储补贴制度改革,控制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价格的上调幅度,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作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研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支持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工作,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中央财政预算分别安排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住房保障支出以及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133.55亿元、7152.96亿元、3000.05亿元、2528.69亿元和512.29亿元,分别比上年执行数增长9.1%、9.8%、13.6%、9%和9.2%。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完善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解决教育改革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问题。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落实体现内涵式发展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加强社会保障,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制度衔接办法;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按10%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健全对低收入群体补助政策,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支持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80元提高到320元,相应提高个人缴费水平,由70元提高到90元;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投入;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好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工作,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预算绩效综合评价工作。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和统筹利用,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胡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