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纲要(2012-2020年)

2013年04月22日15:3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综合治理措施 雨水集蓄利用 模式分类 克拉玛依区 生态服务功能 科学发展观 农村饮水安全 吴起县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专栏4: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范围

  甘肃: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靖远县、会宁县、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宁夏:灵武市、利通区、红寺堡区、盐池县、同心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

  陕西: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户县、高陵县、耀州区、宜君县、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永寿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武功县、兴平市、临渭区、华县、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韩城市、华阴市、宝塔区、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

  优良生态资源保护模式范围与措施。在黄土高原南部,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天然林的抚育、更新和森林防火水平。逐步提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鼓励上下游地区之间横向补偿机制。

  重大生态建设成果巩固模式范围与措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重点巩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果,建设完善三道防护体系,即在塬面形成以村庄、道路为骨架,以条田为核心的田、路、堤、林网和小型水保集雨工程等相配套的塬面综合防护体系;在缓坡修建梯田,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形成沟坡工程与林草措施相结合的沟坡防护体系;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毛沟到干沟,以淤地坝坝系建设为主,以沟道植树种草为辅,抬高侵蚀基点,形成以沟道工程与林草措施相结合的沟道防护体系。

  分散项目优化整合模式范围与措施。宁夏东部等地区,以整合分散项目为主,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建设以防风固沙为重点,以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草灌乔、多林种、多树种相结合的生态防护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林果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陕北及黄土高原中部地区,有序实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建设,加快多沙粗沙区拦沙工程建设。对病险淤地坝进行除险加固,使其发挥效益。

  第三节 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综合治理措施

  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生态系统脆弱,同时也是我国高寒特有物种资源的集中分布地。以保护草原、湿地、湖泊、森林、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继续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等工程,全力推进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川西藏区生态保护建设。

  专栏5: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范围

  甘肃:金川区、永昌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除北部飞地外)、民乐县、山丹县(含中牧山丹马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南部区块)、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

  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刚察县、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同德县、贵德县、兴海县、贵南县、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

  四川: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西藏:昌都县、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隆县、边坝县、那曲县、嘉黎县、比如县、聂荣县、安多县、索县、巴青县。

  优良生态资源保护模式范围与措施。青藏高原三江源东南部、四川西北部、甘肃西南部、祁连山南麓及西藏东北部地区,河流湿地、天然林和高覆盖草地等优良生态系统的面积比例较高,以保护优良生态系统为目标,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和自然区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

  优先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上下游不同省区之间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重大生态建设成果巩固模式范围与措施。青海湖水源涵养区和

  三江源中北部,按照草畜平衡、以草定畜的原则,继续实施退牧还草、草原围栏、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禁牧搬迁,重点加强人工和半人工草地饲草地、畜棚、贮草棚、农村饮水安全、农村能源以及基础设施等牧区配套工程的建设。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强化封山育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加强沙漠化土地防治、黑土滩治理、鼠害防治和草原防火。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珍稀濒危和高原特有生物的管护水平。

  分散项目优化整合模式范围与措施。三江源西部和西藏北部地区,以保护天然高寒植被、高原湿地河湖和高原特有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为重点,对条块分割、分散实施的生态工程项目进行整合,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力度,提升生态建设成效。实施退牧还草、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和基本草原保护,加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治理,修复草原生态。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通过退牧(耕)还湿、蓄水、禁渔与增殖放流、增加植被等措施恢复高原河湖湿地生态。加强水土保持,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加快风能、太阳能、小水电代燃料建设。

  第四节 西南石漠化防治区综合治理措施

  西南石漠化防治区是我国土地石漠化最严重区域。以扩大林草植被、遏制石漠化、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南方草地保护为重点,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大力发展沼气池、节柴灶、小水电代燃料、太阳能等农村能源,适当发展能源林,减少森林砍伐,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专栏6:西南石漠化防治区范围

  云南:师宗县、罗平县、富源县、宣威市、弥勒县、泸西县、文山市、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

  重庆:武隆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贵州: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钟山区、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兴义市、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黄平县、施秉县、麻江县、丹寨县、福泉市、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水族自治县。

  广西:马山县、上林县、右江区、田东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金城江区、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宜州市、忻城县、天等县。

  优良生态资源保护模式范围与措施。云南东南角、广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和重庆部分地区等,林草植被盖度较高,优良生态资源面积比重较大,以自然恢复为主,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水生态环境修复等工程,加快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上下游不同省区之间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重大生态建设成果巩固模式范围与措施。贵州、云南东部和重庆部分地区等石漠化程度严重区域,要进一步整合实施山水林田路等生态工程项目,并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实现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相统一,改善石漠化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喀斯特水源开发、农村能源替代、扶贫移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湿地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坡面水系和雨水集蓄利用、绿色农业和生态产业培育等措施,巩固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果。

  分散项目优化整合模式范围与措施。在西南石漠化防治区的其它区域,要统筹协调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人工造林种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农村能源等工程,整合资金,提高综合治理效益。在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低平谷地和缓坡地,要加强保水固土,恢复林草植被,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石漠化治理与扶贫产业开发协调发展。在山区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要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行封山禁牧、育林育草。

  第五节 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措施

  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天然林保留完好、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和秦岭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以保护生物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涵养水源为重点,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

  专栏7: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范围

  甘肃:武都区、文县、宕昌县、康县、两当县、舟曲县、迭部县。

  陕西:周至县、凤县、太白县、南郑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

  四川:米易县、盐边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旺苍县、青川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屏山县、万源市、石棉县、天全县、宝兴县、通江县、南江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康定县、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德昌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西藏:隆子县、错那县、林芝县、米林县、墨脱县、波密县、察隅县、朗县。

  云南:东川区、腾冲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水富县、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双柏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屏边苗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绿春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盈江县、陇川县、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重庆:城口县。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阳朔县、兴安县、灌阳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荔浦县、恭城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

  内蒙古: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阿尔山市。

  新疆: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青河县、吉木乃县、北屯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团场)

  优良生态资源保护模式范围与措施。秦巴山区、四川北部和西南部、云南西部、广西东北部、西藏东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林区,以森林、湿地、水资源保护为重点,切实保护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水源地,加强封山育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开展小流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开发林下资源,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防治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保护生态系统重要物种栖息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重大生态建设成果巩固模式范围与措施。秦巴山区、四川西部、新疆东北部、云南高原河谷以及藏南河谷地带等地区,继续加大现有生态工程的建设力度,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扩大天然林资源保护范围,增加森林蓄积量。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配置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绿色农业,以及经济林、中草药、茶叶、蚕桑等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业。

相关阅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