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生物质能作为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加快技术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政策体系,推进生物质能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多元化发展,尽快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新型产业。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统筹生物质的能源利用与其他用途,充分合理利用生物质资源。积极推进生物质资源的梯级综合利用,发挥生物质能在生产液体燃料、电力、热力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实现能源、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综合考虑生物质资源条件、气候差异、农林业生产特点和农村实际情况,以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成熟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气化、成型燃料、发电、液体燃料等多元化发展,加快新型利用方式的产业化进程。
自主创新,规模发展。大力推动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以及关键设备的自主化,提高利用和转化效率,提高综合效益。积极推动生物质能规模化发展,建立健全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建设管理模式,形成生物质能新型产业。
政府扶持,市场推动。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健全完善政策体系,积极探索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壮大专业化生物质能企业,不断提升生物质能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在“十二五”时期,生物质能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生物质能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在电力、供热、农村生活用能领域初步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在交通领域扩大替代石油燃料的规模。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重大装备技术能力显著提高,出现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规模较大的新型生物质能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质能产业体系。
专栏3“十二五”时期生物质能发展主要指标 |
|||||
领域 |
利用规模 |
年产能量 |
折标煤 |
||
数量 |
单位 |
数量 |
单位 |
万吨/年 |
|
1、生物质发电 |
1,300 |
万千瓦 |
780 |
亿千瓦时 |
2430 |
农林生物质发电 |
800 |
万千瓦 |
480 |
亿千瓦时 |
1500 |
沼气发电 |
200 |
万千瓦 |
120 |
亿千瓦时 |
370 |
垃圾发电 |
300 |
万千瓦 |
180 |
亿千瓦时 |
560 |
2、生物质供气 |
|
|
220 |
亿立方米 |
1750 |
沼气用户 |
5000 |
万户 |
190 |
亿立方米 |
1500 |
大型农业剩余物燃气 |
6000 |
处 |
25 |
亿立方米 |
200 |
工业有机废水和污水处理厂污泥等沼气 |
1000 |
处 |
5 |
亿立方米 |
50 |
3、生物质成型燃料 |
1000 |
万吨 |
|
|
500 |
4、生物液体燃料 |
|
|
|
|
500 |
生物燃料乙醇 |
400 |
万吨 |
|
|
350 |
生物柴油 和航空燃料 |
100 |
万吨 |
|
|
150 |
总计 |
|
|
|
|
5180 |
到2015年,生物质能年利用量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其中,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780亿千瓦时,生物质年供气22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100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500万吨。建成一批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