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回应六大安全疑问:百年沉降不超5毫米

2011年06月07日09:0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京沪高铁 沉降监测 施工工法 京津城际 安全事故 自然沉降  工后沉降

从最初的五年工期到实际两年7个月完成铺轨,京沪高铁再改高铁建设速度记录——这个时间,在国外建设高铁时,还不足留给路基自然沉降。

按照时速380公里的设计要求,京沪高铁线路建成百年内,沉降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如果超出这个限度,轻者会舒适度降低,重者可能会出现列车脱轨等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一个空前严苛的要求——在工期一再缩短之下,如何保证安全?如果沉降超标,如何补救?

工期为何不断缩短

拆迁滞后运营提前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正式开工。

不久,中国水电四局有限公司京沪高铁项目部进驻山东大汶河特大桥现场。

最初,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罗卿按照5年工期,做出了施工方案。但方案还没有报出去,京沪高铁建设的整个工期就改了。

“改成了4年,我们就照着4年工期再做施工方案。”罗卿记得,最后批复下来的工期是4年。

这也并非京沪高铁建设的实际工期。

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京沪高铁全线2010年11月15日铺轨完成;2011年5月11日,京沪高铁进入联调联试试验阶段。

工期一再缩短的原因何在?铁路内部人士介绍,一方面是拆迁占用时间较多,另一方面是京沪高铁通车的时间不断提前。

最初,媒体报道称京沪高铁将于2013年开通;此后,铁路人士称“京沪高铁能赶上2012年的春运”;不久,铁路系统传言京沪高铁将在今年国庆节开通运营;直到今年初,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宣布,京沪高铁将在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

罗卿所在的项目,线下工程的工期也不到3年。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