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全文

2011年02月18日08:4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跨境资金流动 2010年 资金流出 中国概念 资金流入 合规性监管 资金来源与运用 货币掉期 资金往来 中国股票市场

(二)我国监测的跨境资金流动

我国除使用国际收支平衡表外,还运用跨境收付和结售汇数据,多维度地监测跨境资金流动状况。

1.跨境收付基本情况

跨境收付数据通过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进行采集,主要反映境内企业(含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个人等通过银行办理的对外付款或收款(外汇或人民币),我们称之为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即银行代客跨境收付)。除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外,2001年以来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总额占GDP比重呈递增态势(见图1-3)。2010年该比例达59%,较2001年上升21个百分点。由于企业、个人等跨境收入多于支付,由此形成的跨境资金净收入不断增加,2008年达到4600多亿美元,2009年回落后,2010年又反弹到近3000亿美元。

2001-2010年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顺差累计达到2.37万亿美元,扣除人民币形式的跨境收付后,外汇形式的跨境收付顺差为2.41万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87%,2010年该比例为71%(见图1-3)。此外,银行部门自身外汇资金的跨境收付也会影响外汇储备(有关分析详见本报告第二部分“跨境资金流动主要项目分析”中的“银行部门”)。

2.结售汇基本情况

结售汇数据主要反映企业和个人在实现上述跨境资金收付前后,卖给银行(结汇)或从银行购买(售汇或购汇)的外汇数额,即非银行部门结售汇(也称银行代客结售汇)。2001年以来,非银行部门结售汇总额占GDP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由2001年的28%升至2008年的45%,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有所下降,2010年反弹至38%,较2001年上升10个百分点(见图1-4)。由于企业、个人等在银行办理的结汇业务规模持续高于售汇业务,由此形成结售汇顺差,2007年最高接近5000亿美元,2009年大幅减少,2010年又回升至近4000亿美元。

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结售汇顺差累计达到2.62万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4%,2010年该比例为85%(见图1-4)。此外,银行自身结售汇差额及其外汇头寸变化也会导致储备规模的增减(有关分析详见本报告第二部分“跨境资金流动主要项目分析”中的“银行部门”)。

3.跨境收付和结售汇的对比分析

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在跨境收付和结售汇各环节的资金流动是存在联系的。企业、个人对跨境收入的外汇资金一般有四种主要去向,跨境支付的外汇资金一般也有四种来源(见图1-5)。此外,企业、个人跨境收入和支付中有些是人民币资金。对比跨境收付和结售汇两组数据,能发现市场主体跨境收付和结售汇环节的行为变化,揭示了跨境资金流动的内在动力。

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个人将外汇结汇的意愿有所增强,而从银行购买外汇的意愿总体下降(即“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近十年来,企业、个人跨境收入中将外汇卖给银行的比例(即收汇结汇率=结汇/跨境收入),2006年较2001年下降7个百分点,2010年较2006年上升5个百分点;而企业、个人跨境支付中,从银行买入外汇的比例(即付汇售汇率=售汇/跨境支付)也先降后升,2007年较2001年下降22个百分点,2010年较2007年回升了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十年平均(见图1-6)。

近年来结售汇顺差大于跨境收付顺差的缺口进一步扩大(见图1-6),不是因为多结汇而是少购汇,银行结售汇顺差“被增长”。其具体表现是,由于企业和个人付汇售汇率较收汇结汇率波动更大,令近两年收汇结汇率与付汇售汇率的背离更为明显。同时,这也从总量数据上挑战了“热钱”大量流入境内投机炒作的判断,因为“热钱”流入套利的先决条件是要有外汇资金流入境内兑换成人民币使用。

一般情况下,企业、个人跨境收付差额与结售汇差额都会存在一定差距。按前述跨境外汇收入(或支付)的四种去向(或来源)(见图1-5),在不考虑人民币收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跨境外汇收付差额=跨境外汇收入-跨境外汇支付=(结汇+当期跨境支付+增加外汇存款+减少外汇贷款)-(售汇+当期跨境收入+外汇存款减少+外汇贷款增加)=结售汇差额+(外汇存款增减+外汇贷款增减)。(公式1-1)

由上述公式可以推论出,企业、个人结售汇差额与跨境收付差额的差距,是由其在银行的外汇存款和外汇贷款增减所致。2001-2010年,外汇贷存比(即外汇贷款余额/外汇存款余额)上升,外汇存贷款变动差额可解释近九成的结售汇顺差大于跨境收付顺差的缺口(见图1-7)。外汇贷存比上升反映了当前美元低利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情况下,境内美元套利交易趋于活跃。外汇贷存比上升主要由贷款上升而非存款下降所贡献,则与国内企业高负债的经济特征相符。

(三)跨境资金流动与外汇储备增加

“热钱”在理论上一般定义为国际短期投机套利资金,但实践中难以准确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真实动机和存续期限,因此在“热钱”规模测算上没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分析思路主要有二:一是直接测算法,将直接投资以外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误差与遗漏项目加总(也称非直接投资形式的资本流动净额)。二是间接测算法或称残差法,使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净流入。但前者涵盖口径偏窄,而后者打击面过大,可能高估“热钱”规模,并且外汇储备中还存在估值因素。因此,我们在估算我国“热钱”规模时,借鉴了间接测算法,同时结合了我国实际,在储备增量和剔除项目上进行了调整。

首先,确定一些较稳定、合法合规的贸易投资项目,并假定其交易都是真实、合法的,主要是进出口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调回等。然后,在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增量中扣除上述四项,所得差额基本上反映了波动性可能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我们称之为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或“热钱”流动净额(见表1-1)。但是,这个差额不都是纯粹套利的、违法违规的或者不可解释的跨境资金流动。其中,包括了我国金融领域的直接投资交易、企业合法的服务贸易活动、合理的进出口赊账及其他财务运作、个人合法的外汇收支,以及银行部门外汇资产调拨等。

从长期看,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见表1-1)。如剔除境内人民币净支付400亿美元的因素,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按此估算,过去十年“热钱”总体呈小幅净流入态势,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0%。

专栏1:

1994年以来我国“热钱”流动情况的估算

根据前述“热钱”估算口径,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热钱”流动存在较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见图C1-1)。1994-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比较平稳,GDP增长率平均为9%,并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热钱”合计净流出近4000亿美元;2003-2010年,我国经济总体呈现高速发展势头,GDP增长率平均为11%,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且预期有所强化,“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从1994-2010年较长时期来观察,则前期“热钱”净流出与近年来“热钱”净流入基本相抵,总体呈现净流出约100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加额的3.5%。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和对外开放扩大,“热钱”流动对储备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见图C1-1)。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热钱”净流出规模与GDP之比在8%左右,但随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热钱”净流入规模与GDP之比仅为0.6%。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