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CPI创下两年新高 年内仍有加息可能

2010年11月12日08:2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CPI 加息 权重指标股 权重股 上证综指 市成交 准备金率 新高 短线获利 上调存款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10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食品价格同比涨10.1%][PPI同比增长5.0% 环比上涨0.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24.4%][人民币贷款增加5877亿元][统计局:国外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国内价格上涨]

10月CPI达到超出市场预料的4.4%并创下25个月来新高。由于流动性过多,通胀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剧,未来可能继续出台更多紧缩政策。由于短期利空已被消化,昨日A股表现平稳。

数据分析

已进入通胀上升路径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比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高出1.9%,环比涨0.7%;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0%,均高于大多数机构的预估值。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CPI已从过去单纯食品上涨的“单轮驱动”转为了“双轮驱动”。本月食品价格对整个CPI 涨幅扩大,其中食品的贡献约为80%,非食品价格约为20%。对于食品,已无法继续以所谓的气候因素来解释,主要受到成本推动和需求拉上的双重推动;对于非食品,则主要是供给大幅减少所造成的“准滞胀式”上涨。

“CPI涨幅明显高于预期,显示中国已进入通胀上升的路径。”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称。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亦表示,中国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增大,要实现全年3%的通胀目标,必须付出更大努力。不过财政部财政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现在还谈不上高通胀,CPI同比上涨5%以内都可承受。低物价高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陈海玲、柳建云)

A股反应

市场表现相对平稳

10月份CPI同比涨幅高达4.4%,表明通胀水平处在严峻的水平。不过,由于央行10日晚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此前市场预期的加息相比,其对市场的直接冲击较小。在这一背景下,A股市场走势相对平稳。

昨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后震荡上扬,上证综指收盘报3147.74点,涨1.04%。伴随短线获利盘回吐,沪深两市成交大幅放大,总量接近5100亿元。

两市接近七成半个股下跌,显示拉动股指上行的主要为权重股。“A股第一权重股”中石油大涨7.69%,中国石化涨幅达5.21%。在“石化双雄”的带动下,权重指标股纷纷走强。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A股大牛市基础已经形成,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影响不大,即使年内再次加息也是如此,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本年度上市公司业绩存在很大超预期的可能。(索冬冬)

走势预计

通胀料高位徘徊

高善文预计到明年二季度,中国CPI增幅会超过5%,明年全年增速也在4%以上.中国已结束了过去20年CPI涨幅不到2%的局面,未来的涨幅中枢会上移至3~4%。

美国银行及美林银行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CPI在10月份达到高峰后有可能在11月份及12月份下滑,原因一是去年11月及12月的比较基数较高,因为去年最后两个月,蔬菜价格忽然上涨了50%,而国家农业部有关人士表示,今年中国农业将有一个好收成,因此我们认为年末物价不会出现忽然的上涨。但是由于中国本身2009年及2010年高速增长的大量新增贷款,美国再次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工资的快速增长,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的通胀率将在3.5~4%的高位徘徊。”

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学家李炜认为,中国的GDP增长将在明年的一季度触及谷底。今年全年GDP的同比增长将达到10%,2011年将达到8.5%。

政策预期

年内仍有加息可能

严峻的物价形势和通胀压力令政策再度从紧的预期加重。分析人士虽然对下次加息出现在今年内还是明年初有分歧,但普遍认为年内央行还会再度采取紧缩措施。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强劲的信贷和稳定的工业增加值,将令决策者在控制通胀上不再有任何顾虑。防通胀在未来一年中都将成为摆在首位的任务。准备金率也将经历一段密集上调期,预计在2011年达23%;利率也将频繁上调,从现在到2011年末,很可能会加息5~6次。对于资本市场,在突破3500点后,也很可能迎来印花税的上调。对于年内仍有继续加息1次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次的可能。”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与乔虹认为,如果不采取更严厉措施,即使政府在年内再度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总体政策立场仍将过于宽松,而这将意味着通胀风险继续趋于上行。

瑞信驻香港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亦表示,政府必须重新审视通胀前景并考量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我认为基调已经转变,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意味着我们现在所见并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可能是长期正常化进程的开端。”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则认为,央行会慎用加息手段,但政策肯定不断收紧,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等手段。(陈海玲)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