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展览厅一角(2009年1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区域发展将成“十二五”中国经济舞台“重头戏”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相关负责人日前齐聚上海,共同研讨今后五年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决定全力组织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务实推进重点专题领域合作、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十二五”尚未开局,各地已纷纷着手谋划新时期区域发展之策。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指出,在新形势下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积极扩大内需、努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现实要求,是加快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
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列为重要内容,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可以预见,区域发展仍将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舞台上的一场“重头戏”。
今后五年区域发展将呈现怎样格局?全国政协委员缪合林认为,“四大板块”格局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进一步突出。
缪合林强调,东部地区要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上下功夫,中部地区要在建设“三个基地、一项枢纽”上加力度,西部地区要在发挥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上有强度,东北地区要在老工业基地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上显成效。
谈到“十二五”期间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专家认为,尽管地区差距仍然很大,东部地区经济总量仍将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将持续增强。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同时强调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有专家指出,这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部署作出的调整和完善。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为了保增长,一切向东部地区倾斜,让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输出了大量资源、资金、人力,作出了贡献。”陈秀山认为,现在必须着手在区域效率与公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发展改革委也表示,缩小地区差别是今后五年的重要工作,涉及人与环境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有必要落实到一些更有实质意义的指标上,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阿拉伯国家联盟前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萨特基说,中国未来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贫富差距拉大。他预测,随着中国政府着手调整政策,通过实施区域开发等方式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国贫富分化的状况可能在今后10年内有改观。
今年,国务院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家层面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
刚刚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也强调,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完整战略格局。
“今后五年将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实施阶段。”陈秀山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竹兰认为,“十二五”规划建议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方经济要发展就要找到适合本地资源条件、人力条件、资金条件的独特产业。(执笔:张晓松,参与采写:崔文毅、石庆伟、张桂林、王欲鸣、杨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