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内功菜园子力求双赢
无疑,近两三年来,外资投资中国农业呈加速之势,且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种子繁育、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环节均有外资身影闪现。目前来看,农业直接生产环节规模化程度低、利润低,外资没有兴趣进入,也难以控制;外资目前进入较多的还是产前的种子、农资领域,以及产后的加工、贸易、物流环节。
寿光当地政府对洋种子持理性态度:只要是诚信经营的外资种子企业,都表示欢迎而不会限制。与此同时,鼓励和支持本土科研机构和企业加紧本土种子的研发,学习“与狼共舞”。
一位玉米种业公司高管也表示,杜邦先锋的管理理念给国内企业提供了借鉴。比如说“单粒播”的销售方式就是由外方带入的,现在中方也在运用这种方式。杜邦先锋的销售基本可以做到“零库存”,国内公司暂时还做不到这一点,国内也在学习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黄德钧也认为,在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化、现代化刚刚起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全国农贸市场有几万家,有一定规模的就有4000-5000家,在这个行业形成垄断并不是那么容易。而在种子行业,现有的种子法对外资进入大田作物种子领域仍是有限制的。
诸多外资企业更是强调自己并非洪水猛兽。孟山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种子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规模大、工序简单和可重复性强的产业。农业生产和种子生产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已有的技术和商业秘密,而在于如何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开发种子的潜能,研发出更先进的产品。中国本土种业公司可以从外资种业公司学习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或者和外资种业公司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开发出新的适合中国的种子产品,达到双赢的目的。
但忧虑的声音从未消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刚、林源园在《中国种业灭顶之危》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指出,种子生产周期长,如果我国种业市场由洋品种占据主导地位,将会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很多种质资源被国外偷取和克隆以后,又反过来成为跨国公司制约我国技术发展的专利手段。跨国公司投入经费搜集发展中国家的种质资源,分离克隆有用的基因并申请专利。
一些专家建议加强对外资进入农业领域的管理,因为外资利用得好可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提高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但利用不好可能存在被外资控制农产品资源和市场定价权的风险。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支持农业引进外资,但必须坚持服务和服从于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和农民利益的基本要求。农业部正在制定有关政策和机制,加强对外资进入中国农业领域投资的管理。
黄德钧认为,要与国外种业公司抗衡,中国应引导国内种业进行重组整合。目前,全国持证种子企业多达8000余家,但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这种小而散的局面无法与国外种子大公司竞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2009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国内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可怜的0.8%。
李国祥表示,除了政府加强调控和管理之外,本土农业企业也应该把握政府为本土企业争取的空间,迅速成长起来。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种业的一大短板在于国外种子公司都是育繁推一体化运作,而中国虽有不少科研机构进行研发,但其研发成果“离市场还有好一段路”。而除了几家较大的种业公司,本土的诸多种业公司还受困于资金不足。
王英杰说,国外种子企业往往都储备了好几代品种,比如2009年寿光菜农种植的西红柿大部分因病毒而绝收,国外公司立刻就能拿出抗病毒的种子,因为这一品种他们实际上早就研究出来了。因此,国内研发力量要赶上外资公司需要时日,需要耐心和坚持。
事实上,一些本土科研机构和企业也正在加紧学习,与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同台竞技。在寿光,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的“中寿12号”辣椒种子开了个好头。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中寿12号”的育种基地看到,经过两年的推广,附近的菜农慕名而来。“中寿12号”一粒种子售价0.38元,一株苗售价0.58元,收成与价格都不逊色于洋种子。
寿光当地对洋种子持理性态度:只要是诚信经营的外资种子企业,都表示欢迎而不会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