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要求调查并裁决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 外企是导致顺差的主因 -粮价全年涨幅或超5% 资源价改二季度是时机 4月不加息成共识 -土地出让管理违规触目惊心 变相减免接近20亿 地价涨幅趋缓 -证监会首尝"推论认定"内幕交易 融资上演三级跳 总量逼近两亿 -全球约680万人因冰岛火山喷发受困机场 数百中国旅客滞留欧洲 -楼市调控三箭齐发 投资客"多抛快跑" 京沪深楼市供求一夜逆转 -央行披露一季度贷款投向 房贷增44% 银监会:严限炒房投机购房 -上海世博会试运行首日迎20万游客/组图 21日停止文化演出活动 -广东试点人体器官捐献 须自愿无偿 广州拟试点开征光污染排污费 -中石化"汽油门"影响上万辆汽车 损失超千万 业内称添加剂超标
首页>>贸易发展
海关总署署长:外企是导致顺差的主因和主要受益者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4 月 21 日 
关键词: 贸易顺差 海关 外企 外商直接投资 外贸 外商投资 投资回报 经济 投资环境 加工贸易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金融危机期间我国不断扩大进口 为全球做出重要贡献

(一)2009年以来我国努力扩大进口,贸易顺差持续减少。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果断推出了保增长、扩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促进了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也努力扩大进口。自2009年6月份起,我国实际进口物量开始增长,当月同比增长了3.7%,到目前已经连续增长了11个月,最高的月份增长了63 .5%。2009年11月份我国进口值实现恢复性增长,12月份单月进口值更创下112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2009年全年在进口价格下跌12.7%的情况下,进口物量逆势增长1.7%。

由于进口逆势增长,我国贸易顺差开始缩减,全年贸易顺差规模同比减少34.2%,是2004年以来我国年度贸易顺差首次下降。尤其是2009年10月份以后,我国贸易顺差规模逐月递减。

(二)我国外贸进口有力拉动全球出口复苏,增强世界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心。

全球贸易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已公布2009全年外贸数据的71个主要贸易国(地区)中,有59个国家(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其中德国等33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出口逆势增长,美国、日本等26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出口降幅远远小于其出口总体降幅。2009年,欧盟、美国和日本总体出口分别下降20.6%、17.9%和25.8%,但对我国 出 口 仅 下 降1 .5 %、0 .2 %和12 .3%,我国在抑制其出口快速下滑中作用明显,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经济体对我市场的依赖程度分别为7 .4%、6.6%和18.9%,较2008年分别大幅提升1.4、1.2和2.9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进口强劲增长,带动原材料价格止跌回升,增强全球经济发展信心。

2009年3月,正是国际市场价格暴跌之时,我国进口价格已经开始止跌回升,环比上涨2.7%,其后进口价格指数连续12个月环比逐月走高。同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 R B指数)从2009年3月的200点,一路震荡上行,至2010年1月初涨至293.8点。价格的止跌回升,稳定了国际市场持续好转的预期,在关键时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宝贵的信心。给生产者强烈的恢复生产的信号,给消费者敢于消费的信心。世界主要经济体欧美日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 I)在去年3月份时都只有30多,到5月份恢复到40多,到11月份,全都恢复到50多,处于生产扩张状态。消费者信心指数也都自去年4月份开始震荡走高。

我国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进出口逐渐走向平衡

(一)我国政府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将促使我外贸进出口发展趋于基本平衡。

国际上通常认为,贸易差额与当年贸易总额的比值在10%以内,则对外贸易处于基本平衡状态。2006-2008年,我国外贸顺差曾略微超过10%的“警戒线”。国际金融危机以来,2009年我国贸易顺差与贸易总额的比值已收敛至8 .9%, 今 年 前2个 月 则 进 一 步 降 至5 .6%,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态势有所巩固。与此同时,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从2006年的67%大幅降低到45%,其中出口依存度从37.1%降至24.5%。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致力于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从出口来看,我国出口在实现恢复性增长之后继续扩张难度很大。首先,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能力的削弱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使消费需求难以较快恢复;其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肆虐蔓延,我国连续第1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年内先后有20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127亿美元;第三,大宗商品价格恢复到高位,我国提高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加大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导致出口产品成本增加。

从进口来看,我国进口将保持旺盛增长。首先,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将取代外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预计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在8%左右,对重要资源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其次,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砂等大宗产品进入价格恢复通道,截至今年2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水平已连续3个月呈现 2位数上涨,且涨幅逐月升高,必将继续促进进口值的快速增加;第三,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的国策,也将使我国加大自主进口的力度,扩大从主要顺差国的进口。

因此,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仍将形成贸易顺差,但随着进口需求高于出口,贸易顺差规模将继续减少,对外贸易发展趋于基本平衡。

(二)我国外贸稳定平衡发展,为世界经济均衡增长提供保障。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10年来,我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之中,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是维系我国与世界的桥梁,其稳定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世界经济均衡增长的保证。

第一,对外贸易保证了全球通过分工合作达到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优势充分融合,生产出成本最小的劳动及资本密集型产品,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实现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资料推算,我国制造业雇员工资仅相当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1/10-1/20,人力成本优势明显,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世界工厂”,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商品,给全球消费者带来实惠,减缓全球通货膨胀,提升全球购买力。摩根斯坦利一项研究表明,我国产品一年就为美国消费者节省1000亿美元的开支,美国公司从我国制造的产品中获得近600亿美元利润,占标准普尔指数所涵盖的上市公司全年总利润的10%以上。

第二,对外贸易保证了发达国家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资本投资的首选或次选,即便在国际投资极为低迷的2009年,投入我国大陆的外资规模还是自8月份起连续回升,全年达到900 .3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今年前2个月,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有3163家,投入外资140 .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4.9%。国外资本在华投资回报丰厚,上海的外商投资企业投入百元人工成本产出利润240元人民币,比平均水平高出近100元;目前在华经营的美资企业有3万多家,美国商会对会员公司的调查表明,2008年74%的会员企业实现了盈利,利润总额达80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了这种盈利的最大化,虽然我国从中只得到低廉的加工费。

第三,我国贸易进口有助于主要国家实现出口目标,促进其经济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市场,2009年在欧盟、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口市场中的排名均有上升,分别成为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和加拿大的第三大出口市场,继续保持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地位;此外,我国在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出口市场中的排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不久前美国确定了5年内出口翻番的目标,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我国的出口满足其它经济体投资和消费的需要;作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我国的进口满足其它经济体扩大出口振兴经济的需要。追求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外贸战略,以及国内旺盛的需求,必将促进我国进口强劲增长,从“世界工厂”转化为“世界市场”,为世界创造外需,有力支撑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均衡增长。

(作者为海关总署署长)

相关链接

国家统计局:中国贸易顺差跨国公司贡献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达3713亿美元,同比增长25 .8%,比上年同期增加2 .7个百分点。其中顺差达到233亿美元。同时,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875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62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则表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进行全球贸易,才是导致中国外汇增长过快的根源。

他认为,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跨国公司对劳动力、资本和生产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国家,而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而中国正处在转轨阶段,由于人口基数比较大,劳动力的供给也比较充裕,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办厂,商品的出口也就相对比较便宜。

据称,我国贸易结构里加工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还有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是58.5%。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 I)保持了每年五、六百亿美元流入规模。郑京平说,加工贸易本身就意味着顺差,因为我们进来的产品,通过在中国加工以后再出去,一定是出口的价值高于进口的价值。而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留在中国本土的仅仅是有限的“加工费”,就是低廉的人员工资,而大多数利润都是跨国公司赚取的。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是1019亿美元的顺差,而加工贸易这部分的顺差就达到了1425亿美元,是整个贸易顺差的1 .4倍。跨国公司到中国办企业,减少了中国对于国外商品进口的依赖,于是进口减少;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在中国加工产品再出口,因此导致外贸数据上出口额在扩大。郑京平说:“这样一少一多,客观上也形成了中国的贸易顺差比较大,简单地用汇率上升或者汇率下降解决不了问题。”

郑京平表示,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限制“两高一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并鼓励一些装备产业的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不过,他说“这当然也需要国外的贸易伙伴们予以配合,需要国外的政府给予配合”。 (据《中国青年报》)

顺差是国际经济失衡的体现

外贸顺差反映了国情,是发挥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的结果。立足于人多、收入低等基本国情,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我国产生外贸顺差的根本原因。

外贸顺差反映了世情,是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时代出现了国际经济失衡,在贸易方面表现为美国、英国等国大量逆差,德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日本和中国等大量顺差。由于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及相应的顺差转移成为我国顺差增大的主因。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我国投资增加,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以我国为加工中心、以东亚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方、以欧美为核心的技术研发方和主要市场的新产业链,使我国对美欧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东亚对美欧顺差。因此,我国外贸顺差是国际顺差向我国转移的反映,是国际经济失衡的体现。 (据《中国金融》)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中国驳"投资环境恶化说" 称外企享受国民待遇
温家宝回应“谷歌”事件:让外企享受到公民待遇
温家宝:出口贸易60%来自外企 打击中国并无益处
报告指出外企社会责任指数远远落后中资企业
外企老总来校谈创业 遭遇90后大学生雷人提问
外企登陆A股:不应一哄而上 筛选优质企业是关键
专家:外企A股上市已无法律障碍
金融危机下外企大量裁员 中国区未来或有裁员潮
外企大裁员真相调查:对中国区员工“手下留情”
外企服务报告:部分IT公司计划裁员5%至10%
16家外企驻华代表处假融资诈骗数千万元
图片新闻:
天安门广场降半旗悼念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组图)
上海世博园迎来首场试运行 开幕前将举行6次(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