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商务部将制定轮胎产业支持政策 轮胎出口南美再遇阻 WTO表态 -企业发通讯交通补贴将征个税 旅游费和高温补助征税 政策解读 -新疆共抓获针刺案嫌犯75名 团伙7个 正审讯调查 泼硫酸纯属误传 -中石化川气定价1.408元/立方米 高出西气100% 水泥价格再次上调 -一艘巴拿马籍集装箱船珠海搁浅燃油泄漏 中国立法预控船舶污染 -全国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首跑赢大市 央行出招千亿央票"惩罚"银行 -首批战机女飞行员将亮相阅兵 18日综合演练 部分地区15日起禁飞 -深交所修改中小板配售股上市细则 严禁操纵股价 规范大小非流通 -巨爵造成广东百万人受灾1人失踪 强度将减弱 华南部分有强降雨 -福布斯中国基金排行榜发布 兴业拔头筹 基金"一对多"瞄准三季报
首页>>宏观经济
60年城乡市场从紧缺走向繁荣 经历四个不同时期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9 月 1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商品供给实现由紧转松的“三步跨越”

 

  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商品生产的能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众日用商品短缺。自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在努力增加商品供应的同时,逐步取消了票证,结束商品供应的匮乏状态。改革初期实施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的政策,使我国在农产品、轻工产品的供给能力迅速改善,鲜鱼、蔬菜、烟酒、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及家用电器等的供应票证首先被取消。1983年,我国取消了30年之久的布匹定量供应,布票进入“历史博物馆”。紧接着食油、粮食的定量供应也于1985年和1992年先后取消。粮、棉、油定量供应的废除和这类票证的取消,标志着中国居民的基本生活品供应已告别了短缺。经过60多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消费品实现了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转变,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紧缺阶段

 

  解放初期满目疮痍、商品极度匮乏。1952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实现277亿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1989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8101.4亿元,比1978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16.1%。但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运行僵滞,流通渠道单一,供应仍显短缺。不少重要商品仍实行有计划的凭票证限量供应。买电风扇要买票预约,买彩电得千方百计找“门路”,买自行车需托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商品匮乏的时期,只要一传出“涨价”的风声,各大商场立刻就会涌起抢购狂潮。彩电、冰箱、电风扇,不问好坏,一买而空,连粮食和洗衣粉,都成袋成箱往家搬。这种因商品短缺造成的特殊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二、由紧缺到相对宽松时期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商品大为丰富,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宣告结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90年代中后期,一般性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基本结束,买方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到200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105.7亿元,比1979年增长20.7倍,年均增幅高达15.8%

 

  三、由宽松到相对过剩

 

  进入新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得到确立。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商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协调。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全部商品的比重由2000年下半年的18.4%提高到2008年下半年的28.7%;供过于求的商品由79.6%下降到71.3%。市场供求状况的根本改变,决定了由生产销售者占主导地位的卖方市场,已经转向了由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

 

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我国消费品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8487.7亿元,增长390.7倍,年均增长11.3%。其中“六五”时期增长15%,“七五”时期增长14%,“八五”时期增长23.3%,“九五”时期增长10.6%,“十五”时期增长11.4%

 

  一、城乡市场共同繁荣,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长期以来,不论是城市市场还是农村市场都表现出持续兴旺活跃的运行态势。特别是80年代,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市场迅速发展,到1989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434.6亿元,比1952年的137亿元,增长31.4倍。1990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市场增速开始加快,在规模上迅速扩大并超过农村市场。1998年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084亿元,比1952年增长94.5倍;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294.1亿元,比1952年增长144倍。

 

  近几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强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尤其是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流通状况,为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消费增幅的差距不断缩小。2008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3734.9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2.8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3倍和1.1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5.3%12.9%。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21.3%提高到2008年的30.9%,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2.5个百分点提高到6.7个百分点。

 

  农村市场贡献率提高,主要是由于连续几年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和消费结构变化的结果。从农民消费结构看,已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和延伸,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已开始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以居住、交通通讯为代表的住、行类消费,已逐渐成为农民消费升级后的市场热点。

 

  二、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导向作用增强

 

  一是居民消费心理趋于成熟,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尤其是近几年,尽管住房、医疗、教育等多项改革措施,强化了居民的支出预期,但由于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提高了居民的抗风险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的经济承受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各项改革带来的支出压力,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对商品的消费量稳步提高。

 

  二是政府调控及时,短期结构性矛盾不断化解。由于国内市场供求总体稳定,政府有关部门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保证了市场总体运行的活跃和稳定。近几年来,也曾先后出现过粮食、油料、猪肉等重要商品个别时期供应偏紧、价格上涨的状况,但由于政府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没有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较长时期或较大程度的危害。

 

  三是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增强。建国60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作为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一是调节供需,保障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60多年来,我国居民购买力每年均以较高速度增长,居民消费占国内最终消费的比重约为75%左右。面对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国内市场通过购销活动源源不断地将各种商品输送到不同消费者手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组织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使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二是支持和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另一方面又需要将产品不断地输送出去,市场正是在这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据测算,在我国轻工业生产中有70%的原料来自于农副产品,而这些农副产品中的绝大部分是通过市场采购的。流通体制改革以后,通过市场流通供应的生产原料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市场在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料的同时销售其产品,并为生产者提供需求变化信息,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三是积累和上缴了大量税金,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经济建设资金来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城乡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城乡消费增幅差距不断缩小
图片新闻:
三峡水位涨幅不超3米/天 不会诱发大规模地质灾害
简氏公布09年世界军力排名 美法俄中英分列前五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