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市场从紧缺走向繁荣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流通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实现了由紧缺向繁荣的重大跨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调控措施,在流通领域产生了显著效应,市场供求格局和流通主体发生了重大转变,并朝着优化方向发展。商品供应不断充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型流通方式快速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消费品市场进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时期,跨上了新台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活跃景象。
市场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时期
建国60年来,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消费品市场经历了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呈现繁荣、活跃、兴旺、平稳的运行态势,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一、对资本主义旧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7年)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留下了一个混乱不堪、生产力低下,贸易极不发达,商品极度匮乏的市场,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改善生活的强大需求。对旧市场进行改造,建立适应新体制要求的新市场,是摆在新中国建设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着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私营工商业,逐步改造成为国营工商业,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使其逐步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工商业。到1957年底,全国接受改造的商业达到188.9万户,占当时私营商业户数的比重达到82%,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新中国商业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58-1978年)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与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一历史时期一直延续到1978年。在这一期间,虽然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对商业改革和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个体商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被遏制状态,但总体上看,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和市场的发展仍然是快速的和稳步的。据统计,1957-1978年,在全国商业机构(网点)和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商业销售商品总量大幅度增加,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有474.2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1558.6亿元,增长2.3倍。公有制经济占居这一时期的主导地位。1978年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通过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商业销售的商品零售额占到了98%,形成了公有制商业“一统天下”的格局。
三、市场快速发展时期(1979-2000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空前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8.6亿元,扩大到2000年的39105.7亿元,增长24倍,年均增长15.9%。在市场发展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流通格局在不断建设之中。非国有经济成份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公有制商业的“一统天下”。这一历史时期市场发展的特点,一是国有商业改革不断深化。改革重点是转机建制,搞活经营,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95%左右的商品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到5%。三是流通领域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四、新世纪市场加速扩张期(2001-2008年)
进入21世纪,消费品市场加快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保持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1年的43055.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8487.7亿元,年均增长14.1%,超过“九五”时期3.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