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基金估值SAC行业指数亮相 详解2大优势 四成基金公司高管变动 -国庆阅兵十大看点解读 特殊方阵受关注 -方静"间谍案"传言后首现荧屏 澄清传言 阿忆道歉 造谣让人不齿 -胡锦涛赴俄出席上合组织及"金砖四国"峰会 外交部就峰会等答问 -刘明康:货币政策需防资产泡沫 八国集团财长会同意加强金融监管 -李毅中:6方面推节能减排 广东试水省级统筹 城市规划与邻市衔接 -深圳小产权房地下市场完整 开发商发房产证 前5月广东房价涨4% -中国平安将入主深发展 持股不超30% 信用卡积分交易利润达90万 -朝鲜称将报复安理会制裁 与美国全面对抗 内贾德连任伊朗总统 -王荣深圳履新承诺不谋私利接受监督 央视主持人方静回应间谍门
首页>>政策解读
发改委拟发文制止4万亿工程采购中歧视国货现象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6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九部委联合发文:“4万亿”优先买国货

我国自去年11月开始逐步实施“4万亿”拉动内需政策以来,全国的基建、道路投资等工程红红火火地展开。而这些工程所需要的物资对中、外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块块“诱人的蛋糕”。参与政府采购的内、外资企业都卯足了劲要从4万亿工程采购中分得一杯羹。

5月末,由于外企在逾50亿欧元的25台风力涡轮发电机订单竞争中失利,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发表评论称:“中国政府似乎有意将外国供应商排除在其4万亿元人民币财政刺激方案下的合同之外。”

紧接着,国家发改委6月1日迅速做出回应,在其官方网站《答记者问》一文中指出,目前招标过程中问题较多的并不是“排外”,而恰恰是对国货的非法限制。6月4日,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其他八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

国货与外货的博弈,让4万亿工程的政府采购问题第一次暴露天下。

与此同时,为制止限制国产设备使用做法,国家发改委也在起草有关政策文件。

中国“排外”了吗?

伍德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日前发表的言论,让“4万亿的政府采购”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

5月末,全球领先的风力涡轮发电机制造商维斯塔斯、苏斯兰和通用电气,参与中国逾50亿欧元的25台风力涡轮发电机订单竞争,结果在第一轮竞标结束后都遭淘汰。于是,伍德克发表了上述评论。

伍德克称,中国政府制定的风力发电项目投标标准,只关注涡轮发电机的单位价格,而排除了其他国家在风电项目招标时考虑的使用寿命、回报率等因素,使外国供应商难以胜出。

由于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不久前的欧洲“承诺之旅”签下的 130亿美元的采购大单已经让整个欧洲兴奋不已,此时伍德克的另类声音,即刻在国内学者和官方中引起强烈反响。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海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涡轮订单一事,外方是有点太小题大做了。我国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项目中,并未制定有关‘排外’的任何条款和细则,即使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比如基建投资、道路建设等实行招投标,也是让中外企业同台竞争。”

不仅仅是学者对外方的表态不满,中国官方也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答记者问》尖锐地指出,“目前在装备制造业招标采购活动中,通过在招标文件中设置歧视性条件违法限制国产设备使用的做法比较突出,在一些领域还相当严重,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反应强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进出口业务的副会长陆仁琪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外资企业希望4万亿的投资项目也能向他们进行招投标,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把外资关在门外,而是国内的不少用户把中国制造的企业关在了门外。这是现在我们主要应该克服的歧视性心态。”

国家发改委不经意间所流露出的“歧视国货”说,恰恰反映了眼下政府采购的现状。

国货在招投标中遭受歧视

针对国家发改委提出的装备制造业在招标采购中存在的歧视问题,陆仁琪感同身受。

“这种歧视指的是一些装备制造业的用户在招标的标书中明确写上‘曾经有生产和使用业绩’,也就是要求国内企业不仅有制造能力,而且还有制造的经验和用户的使用经历,这就在客观上给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设立了一个门槛,把这些国内企业挡在了门外。因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领域原来是空白的,并没有这方面的业绩,这样就限制住了国内的自主品牌的使用。” 陆仁琪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这些做法明显违反相关法规,必须采取坚决措施予以制止。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金融危机以来,机械工业产销情况和发展态势并不乐观。目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管理的汽车、建工设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保机械等13个大行业中,除了个别行业有增长外,总的增速呈下滑趋势,今年1至4月下滑了21%。

“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减少,外需不够。这就需要用扩大国内需求来转移原来国际上的产能。”陆仁琪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他们寄希望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入以后,可以让装备制造业在国内进行采购,以改变该行业业绩下滑的趋势。

但是目前4万亿采购大单中,用户歧视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现象,却很让她忧虑。

“目前装备制造业的用户在国内的一些重大装备跟国外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还是愿意使用国外的产品。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包括我们内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企业内部生产的机床,要是给内部的汽车厂用,汽车厂也是有点疑惑,他们也是希望用进口的国外的成套生产线,甚至汽车上面的磨具,他们也都希望是进口磨具。”陆仁琪说。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政策。” 陆仁琪一针见血地指出,首先,由于人民币升值,从价格上买外货也不见得比国货贵多少,在价格上国内产品并没占多少优势;其次,对于进口的一些设备,有的是符合我国给予鼓励进口目录的,按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免税。对用户来说,既能享受免税,又能享受政府的进口补贴,当然就选择用国外产品了。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歧视国内装备制造业产品的现状。” 陆仁琪副会长告诉记者,要改变这种现状,国家要从政策上进行调整,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对政府采购要进行监督。

6月4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9个部委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

通知还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的,除需要采购的工程、货物或者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等法定情形外,应当采购本国产品。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必须在采购活动开展前,按照国家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

“发改委发文强调优先购买国货,是非常合适宜的,尤其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利。”陆仁琪说。

但是,官方文件强调优先购买国货,会不会导致国际上所谓的“贸易保护”嫌疑?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人民银行发布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全文)
外交部就中国货船在俄遇险 希拉里访华等答问(实录)
国货复进口
中国国货复进口达730亿美元 规模在国际上罕见
两会上“脱衣”秀国货 吉利李书福呼吁支持民企
政府部门应带头使用国货
国货航重组走到岔路口 联姻中货航还是国泰
广交会:洋货国货同台竞技现外贸走势
图片新闻:
中俄首座跨黑龙江铁路大桥10月动工 预算2亿美元
秦兵马俑时隔24年第三次发掘 5大亮点值得期待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