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石油巨头价格战蔓延
中石油三招强力拓展版图
多个省市93号汽油价格已打至5元以下。
从上海到广东,到天津,到福建,再到沈阳……两大国有石油巨头加油站价格战版图还在延展。乍看之下,这场令外界意外的价格战像是国有石油巨头之间没有章法的“内讧”,但细看下来,却像是中石油通盘策划后实施的一套完整计划:第一步,选定发达区域作为进攻点;第二步,在发达地区实施“郊区包围市区”策略;第三步则是从一个城市到多个城市,逐步推进其蚕食政策。
回放 各地“价格战”的统一模板
2008年12月25日零时起,中石油在上海近150家加油站统一展开降价促销活动,汽、柴油平均降幅超过5%,拉开两大石油巨头的价格拉锯战序幕。目前,除北京外,已燃起战火的地区呈现统一特点:中石油抢得先机,中石化疲于应战。上海、天津、福建等省市无一例外,多个省市的93号汽油价格现已跌回每升5块钱以内。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解释了为什么总是中石油率先祭起降价旗。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石油目前成品油库存压力很大,需要减轻库存释放压力。尤其是东南沿海有些工厂因为受订单下降影响造成减产甚至关闭,当地成品油需求并不旺盛。供求关系变化发生后,作为供应方的中石油便有降价的可能性。而沿海走私油的进入也给中石油带来一些压力。
策略一:以发达区域为进攻点
与以往回避主战场的做派不同,此次,越是中心城市,越是要塞地带,中石油越不回避。目前,在上海、福建、广州和北京等发达区域,中石油都掀起了降价风潮,而这些区域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中石油来势汹汹,这使得即便牢牢占据王者地位的中石化也不得已去迎战。在上海两巨头针锋相对进入白热化状态,双方丝毫不敢懈怠。
观点:“船小好掉头”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 韩晓平
韩晓平认为,在上海、北京等城市,中石化的加油站远远多于中石油。数据显示,中石化在北京占据60%的份额,而中石油份额约在20%左右。“船小好掉头”的中石油只需要价格略降便可网络顾客,而加油站数量远远超过中石油的中石化如果要跟随,需要付出多倍的代价才可能与之对抗。
策略二:“农村包围城市”
在实施发达城市战略时,中石油显然并非冒进。以刚刚燃起战火的北京为例,上周末,中石油将其北京销售公司旗下双桥、西三旗、十三陵等10余家加油站,分别将93号汽油每升下降0.3元。但这些加油站并不在繁华地带和主干道,而大多位于远郊和高速路出口。
观点:减少注意力 防遭阻击
不以大张旗鼓方式推进,这与中石油这家国企一贯的作风十分相符。在偏僻一些的加油站展开价格战,可以减少竞争对手的注意力,防止遭受猛烈狙击力量。但韩晓平亦认为,由于中石化在北京地位相对牢固,应战的可能性并不大。
策略三:一到多逐步推进蚕食
中石油的另一个特点则是由一个城市到多个城市地“遍地开花”策略,这一招几乎让对手防不胜防。12月底,中石油就在上海展开突袭,十天之内掀起四轮降价潮,之后这股浪潮以上海为圆心向周边地区扩展,广东、福建、成都等地开始暗潮涌动。而当在南方地区的战果稍加巩固之后,中石油在北方地区的一些加油站降价的新闻又纷纷爆出。
观点:成品油将向买方市场转变
“中石油是一家更依赖上游勘探开发的石油公司,虽然它资源丰富,但市场相对较小。倒不如通过降价来避免自己的市场份额被民营石油公司挤占。”因此,中石油在供给出现变化时,积极拓展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市场,一举两得。
“与以往相比,中石油和中石化此番展开的价格战带有更多一些的市场化色彩,石油巨头之间有了更多的竞争意识。”韩晓平说。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此前也预言,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在2009年发生根本性转变。总体上,国内成品油市场将从近几年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记者观察
为油价新政喝彩
常常见到民营加油站为了在两大石油巨头的夹缝中求得生计,遮遮掩掩地让利一毛几分地搞促销,却被中国成品油市场中两大巨头不屑一顾,依旧自顾自地说不降就是不降——这就好比一场主角罢演的大戏,免不了显得落寞。
如今,两大石油巨头之间却会真正为了竞争而直接开打,这种场景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在最能见证两巨头价格拼杀激烈程度的城市上海,两大石油巨头你来我往的“厮杀”已经多达4个来回。虽然因为参战主体仍然多是一些偏远郊区加油站,这场“价格战”还多少“形式大于内容”,但毕竟,两大巨头已经“盛装”出场!
这得益于中国新近实施的成品油新政。新政最大的一个突破是,由坐视两大石油商联手维持油价上限,转变为鼓励石油商根据市场真实的供求状况而实施差异化价格——成品油价格新的政策中,不再设定油价的下限,而只是规定了最多上浮4%的上限。
中石油此番急迫地要挑起价格战的根源就在于,它需要借助变化了的形势加紧攻城略地,扩大势力范围。更何况,它会发现,原来不过在郊区偏远的一个加油站里临时张贴出的一张写下“93号汽油降为5.14元/升”的A4纸片所发挥出的效应,丝毫不亚于在最强势的媒体上砸重金所取得的广告效应。
无论中国的成品油价格是否整体被撼动,这场始于沪上的汽油价格战都值得我们纪念。它就如同列车行进中所途经的一座里程碑,见证了中国渐进的油价机制改革中的点滴进展。 (记者 李隽琼)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财经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