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北部约3公里的“Riche Terre”地区往西,经过一大片甘蔗林,就能远远看见两个大红灯笼,一扇铁门中间两个大大的红色“福”字,这就是被毛里求斯总理拉姆古兰寄望成为“首个中国海外经济特区”的天利经贸合作区了。
环境优美的“天堂岛”
进入园区,两排彩旗旌风烈烈,园区中心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办公区间内的巨幅规划前景图片和宣传画册激起每一个来访者对这里未来的憧憬。
2006年11月,非洲48国政府元首和首脑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在非洲设立3-5个经济贸易合作区的设想。在此背景下,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诞生了。
毛里求斯是地处南印度洋的海岛国家,毗邻非洲,景色优美、风光绮丽,美丽的海滩和明媚的阳光,使之享有“天堂岛”的美誉。和战乱动荡、饥饿、疾病频繁的非洲其它地区不同,毛里求斯长期以来政治稳定、治安良好,完备的法律体系和自由的金融环境营造出良好的商务氛围。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毛里求斯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金融市场,到2007年人均GDP约为5000美元,成为非洲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承接全球投资非洲的浪潮、打造非洲的门户、成为“印度洋上的新加坡”是毛里求斯的国家战略。
目前,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现实顾虑主要就是投资环境的问题。基础设施落后、政局不稳、社会治安混乱、高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巨大,这一切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企业进入非洲投资的进程。在非洲,中国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宜居、宜商、宜休闲的“安全港湾”。而毛里求斯恰恰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那么,合作区为什么被称为“中国首个海外经济特区”呢?据合作区负责人介绍,天利合作区虽然也是利用中国和当地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建厂;但是,它更要力争成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的最佳跳板,生产加工基地、区域总部基地,政策优惠交通便利的贸易枢纽,风光秀美的后勤生活休闲平台”,成为中国企业走向非洲、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和最佳战略跳板。
对于天利合作区来说,毛里求斯昂贵的劳动力成本和优质的旅游休闲资源不适合再以传统产业方式来进行合作区的运作,而是需要一种战略突破和转型。所以,天利合作区决定将中国的中非合作战略与毛里求斯的国家战略实行对接,跳出传统的贸易加工区这样的简单思维,定位于高起点的服务型特别合作区上,将毛里求斯产业发展一举升级到总部经济这样的产业链的最高端,从而实现双赢的效果。
另外,毛里求斯还是东南非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共同体、印度洋委员会成员国等组织的成员国和发起国,与这些国家享有内部优惠贸易协定,与欧美许多国家同样享有关税贸易优惠政策,它为中国企业开发广阔的非洲乃至全球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桥梁。中国企业通过借道毛里求斯可以利用该国与欧美国家的优惠贸易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绕开欧美国家对我国企业的关税壁垒。
明确战略定位以后,毛里求斯天利海外经济特区进一步制定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策略。首先勾画“三自由区、两基地”的总体布局构架,即国际商务自由区、国际贸易自由区、出口加工区、休闲旅游集散基地和生活居住配套基地;其次提出“三个先行”的开发次序,即规划设计先行、基础设施先行和生态环境先行;其三,实施“两大主导”的开发阶段,即2008-2009年以基础开发为主阶段和2 0 1 0年以后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阶段;其四,采用“三个拉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即休闲旅游拉动、金融贸易拉动和生活居住拉动,最终推动这一合作区成为真正的非洲门户。
寄予厚望的“试验田”
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的战略构想得到了毛里求斯政府的认可,从毛里求斯的副总理到总理、总统都非常满意,毛里求斯总理还先后两次访华,积极配合到中国招商。此外,他们在原有优惠条件的基础上又追加了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比如中国人的落地签证问题,另外还给在毛里求斯投资的中国企业家颁发了可以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免签的毛里求斯护照,以及颁发银行经营乃至博彩业经营的牌照等,这些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合作区的投资价值。
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推进了毛里求斯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引起了当地媒体的热烈追捧,成为上上下下的热门话题。不久前在毛里求斯召开的中非合作投资峰会上,中国很多知名企业家前往考察、洽谈。当地主流媒体浓墨重彩地报道了这次峰会。法文报纸《Le M atinal》(晨报)在峰会次日以头版头条的显著形式加以报道,对合作区建设开工表示期待。“毛里求斯愿意成为中国与非洲的桥梁,期待着天利合作区能将中国特区的经验介绍到非洲,”毛里求斯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玛-西塔南表示。
毛里求斯总理拉姆古兰也对该合作区寄予厚望。他表示,希望通过这种特别的合作方式,使该合作区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经验在非洲的试验田,成为中非友谊与合作共同铸就的新丰碑,希望中国特区经验能够在非洲土地上演绎新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