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需提高灵活性和针对性
尽管企业出口受到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不小,不过整体经济似乎仍良好。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61491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虽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快发展的区间。
谢鸿光认为,“这个回落是在前5年快速增长基础上的高位回落,而且幅度不大,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
谢鸿光指出,当前通货膨胀压力还比较大,影响经济增速加快或放慢的因素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下一步,“在好的形势下,更应该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问题看得重一些,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他建议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针对出现的一些新情况,适时提高调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为113.3,处于稳定状态的“绿灯区”,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9个月亮起“黄灯”。而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反馈的意见来看,反映问题的企业比重继续上升,其中价格问题较多。6月反映问题的企业比重为33.7%,比上月上升6.5个百分点。在提出问题的企业中,6月反映价格上涨的比重占47%,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
同时,6月份由于新订单减少,工业生产减速。高伟分析,可能是淡季来临后部分生产企业将进入设备检修期等原因导致。
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强调,目前多项数据表明,“企业经营的状态在向不好方向发展,这些从微观角度会影响到经济增长态势。如果未来对国内需求调控得当,预计企业的市场环境会出现好转,经济增长的回调应该不会很深。”
他认为,目前经济回调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紧缩性政策叠加外部环境的变化。
6月3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巴塞尔出席国际清算银行会议表示,加息可能性始终存在。国家统计局预计在7月17日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预计国务院将在7月16日讨论下一阶段的调控政策,部署新的经济工作安排。本报记者 定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