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我们的努力,初稿有了一些改变。”苏静说。
她举出的一个例子是,初稿中,秘书处对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描述和结论非常不利于中国。中方随之提出,中国几年中在保护版权等问题上作了大量工作,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执法也有了很大进步,希望结论能够更加客观积极。此后二稿中,秘书处吸纳了中方的建议。
另一个争执点出现在对中国反垄断法的评价,秘书处报告初稿中表示,质疑中国是否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反垄断法执法体系,苏静和她的同事则表示,中国正在筹备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并且秘书处报告中不应对未来作出猜测。
第二次审议最敏感的问题,仍是美国等国最为关注的贸易顺差与汇率机制、中国货币政策、出口贸易政策。美国一些议员一直声称,中国通过扭曲汇率机制对贸易形成补贴。为了阐述这一情况,2008年1月30日,布内坎普专程访华,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官员会面了解情况。
苏静说,当时人民银行官员表示,IMF都没有认定中国操纵汇率,如果WTO秘书处在自己的报告中引用非权威机构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防火墙
但是令苏静遗憾的是,关于中国的补贴问题,可能仍然会在WTO秘书处最终的报告中出现。
秘书处的逻辑分析是:中国为了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以及消耗大量资源的产品的出口(如煤、钢铁等),增加了这些产品的出口税,导致这些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供应,国内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被压低,那么所有利用这些产品进行生产的下游产品都受到了间接的补贴。
“我们已经就这一问题作了澄清解释,但是秘书处似乎不打算在相关表述上改变立场,”苏静说,“秘书处的工作是客观独立的,我们只是提供资料和建议,如果他们坚持不改变,我们也无能为力。”
尽管贸易政策审议具有非强制性,但是其他成员国都趁此机会,向中国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就成为他们下一步在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的主题。
苏静回忆说,如金融信息管理措施等一些问题,就曾经在2007年底的WTO金融委员会对我过渡性贸易政策审议时被许多成员提出。因此她将这一机制视为“防火墙”,中国可以借此了解其他国家对自己政策关注,从而在很多问题进入争端解决机制之前处理,同时也借此审视自己的政策。
“如果没有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所有的纠纷都要通过劳民伤财的争端解决机制处理,那WTO早就崩溃了。”张向晨说。
从目前了解的信息看,苏静估计,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将成为贸易政策新一轮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然而中国要应对的远远不只这些,2006年,中国第一次贸易政策审议,收到了来自其他成员国的1200多个问题,“我们当时只有一天的时间准备答复,不少问题都是连夜打电话向国内了解情况”,苏静说:“即使如此,还有一半的问题不得不回国之后才陆续答完。”
按照WTO的规定,中国目前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贸易政策将两年一审,准备这样的考试,将成为工作常态。苏静说,很有可能接下来的审议会一次比一次细化,中国地方政府的各种政策,可能都会被相继纳入审议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