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CPI上涨较高主要有三个因素:春节前夕食品类价格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发生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去年1月CPI基数较低,2007年1月CPI涨幅仅有2.2%。多重因素叠加导致1月份CPI上涨创新高。
“2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可能接近两位数,根本性的通胀压力仍十分显著。”在达7.1%的1月CPI增速创下11年新高之后,高盛昨天又抛出了一份近似危言耸听的最新预测。其中,1月猪肉价格上涨幅度竟然达到了58.8%。自称是“加息鹰派”的渣打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今年三季度前加息次数可能达到4次,“最近一次就在眼前”。
1月CPI涨7.1% 雪灾冻死猪,肉价狂飙
继前日公布了创下三年新高的1月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速之后,国家统计局昨天又公布了创下11年新高的CPI增速。数据显示,1月CPI上涨了7.1%,符合此前的市场预期。
由于1月中下旬国内较大范围发生雨雪冰冻灾害,电力短缺,交通运输受阻,这使得部分地区物价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食品价格。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食品价格恰恰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力量,1月同比上涨了18.2%之多。
在各类食品中,1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8.8%尤为醒目,彻底击碎了此前市场关于肉价将在今年年初出现拐点的预测。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集市的监测结果,今年1月猪肉价格只有3天环比略有下降,两天环比持平,其余20多天都在上涨。而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上周曾表示,雪灾肯定会对中国的食品价格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雪灾中一些猪被冻死,猪肉价格今后会在目前的价位上保持高位运行,可能略有上涨”。
同时,粮食价格也上涨了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2%,鲜蛋价格上涨4.6%,水产品价格上涨8.7%,鲜菜价格上涨13.7%,鲜果价格上涨10.3%。
除了食品类价格上涨较快外,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幅度都不大,分别为2.1%、2.1%和3.2%。新华社发表评论称,“这说明控制物价上涨的关键,在于控制食品涨价。”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昨天对新华社表示,今年1月份之所以CPI上涨较高,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是春节因素。按照往年的惯例,春节前夕食品类价格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今年春节在阳历2月,价格因素集中反映在1月份。第二是在1月份发生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因素。第三与去年1月CPI基数较低有一定关系,2007年1月CPI涨幅仅有2.2%。多重因素叠加导致1月份CPI上涨创新高。
姚景源强调,今年全年CPI走势可能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和发挥作用,预计下半年CPI涨势会趋于缓和。
2月CPI高看“两位数” 物价可能演变为“螺旋式”上涨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对短期的通胀数据并不乐观。“CPI在一季度可能连创三次新高,2月份CPI将上涨约7.8%,到3月份预计超过8%。”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昨天撰文指出,由于1月份的CPI统计只考虑当月平均与上月平均的比较,而雪灾(主要集中在1月底)带来的对食品价格的推动将更多地反映在2月CPI数据中。
马骏认为,从农产品价格向加工食品的价格传导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也会进一步推高今后一两个月的CPI。“1月份的PPI增速创下3年新高也说明,成本推动通胀的压力已经超出了农产品的范围。”马骏强调。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也表示,虽然前期CPI的增速加快主要受到食品价格上涨所推动,但近期PPI的表现暗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压力也在逐渐上升,这同样可能最终影响到CPI的表现。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曾早在一周之前就准确无误地预测出1月CPI增速,她昨天对2月CPI增速的预测近乎危言耸听,“CPI增幅可能会大大高于7%,甚至有接近两位数水平的可能。”梁红强调,价格指数在价格急剧变化的时期普遍有滞后倾向。
马骏则指出,目前最大的风险在于,当“预期”成为较为重要的价格上涨动因时,物价走势可能演变为“螺旋式”上涨。“我们对国际经验的研究表明,当CPI指数进入7%至15%的‘危险区’时,出现恐慌性购买与囤积商品的可能性将明显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胀原因中的60%是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所导致的。(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