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初步估计,今年南方的雪灾可能拉低一季度GDP增速大约0.5个百分点,并将推动1-2月份CPI涨幅达到7%以上。这在2007年12月份制定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时,是无法预料到的。
[开年大考] [价格]
[食品] [经济减速]
这次大规模的雪灾在短期内除了使服装(棉衣棉被、羽绒服装等)和工程机械、电力设备制造等少数行业受益外,其他众多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雪灾也促使我们要重新认识宏观调控政策。美国次贷危机已使我国经济发展感觉到了外部的“寒意”,本次雪灾又令我们内感“风寒”,如果应对不慎,则有可能导致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
雪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受限。一方面是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国际因素的负面影响增大。继上月22日紧急降息75个基点后仅仅8天,美联储1月30日再次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从而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使我国央行通过提升利率调控经济的政策实施更加棘手。另一方面,法定准备金率的上调空间趋小,实施风险增大。目前15%法定准备金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还在逐步提高,少数银行的存贷比与法定准备金率之和已接近100%。这些银行已经是在靠同业存放和拆借来发放贷款和满足其他的流动性需求。
第二,雪灾令货币政策的选择“雪上加霜”。在流动性和物价问题没有缓解的情况下,这场突如其来的雪灾将把我国物价推向新高,并且使我国经济在短期内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因此,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胀和防止经济过快下滑两个政策目标之间面临“两难选择”。
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原定的宏观调控政策。今年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与1998年洪水灾害时的情形不同,1998年我国实行的本质上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尽管当时亚洲金融危机仍在持续,但是当时中国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经济开放程度也比现在低。目前的形势与2003年“非典”时的情形也不同,当时国内执行的是刺激经济发展、防止通货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且当时的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因此,目前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关注我国2007年密集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之后的累积效应和这次雪灾的影响,暂时仍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个基本方向,但实施力度和侧重点应该及时调整,并积极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和制度。
在面临物价上涨可能再创新高和雪灾导致经济一定程度下滑时,首先,我们应对这次雪灾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要有清醒的认识。针对CPI可能创新高的情况,货币政策方面不宜简单采取进一步加大紧缩力度的举措。此次物价大幅上扬的原因不是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主要是因为雪灾使得供给不足造成的。雪灾破坏了货运体系从而阻碍了各种商品的运输供应,而且一些工厂企业因为能源和半成品供应受阻而产出下降,冰雪也使南方省份的蔬菜水果的产出严重受损。因此,现阶段不能“一刀切”地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
其次,短期内应采取一定程度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维护经济稳定。在谨防流动性过剩加剧的前提下,通过信贷政策积极支持灾后重建恢复工作,有针对性地扶持供给出现短缺的产品的生产,通过与财政政策相配合,通过增加有效供给进而稳定物价。
第三,这次雪灾折射出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其他相关制度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表面上看,这次雪灾是春运恰好遇上暴风雪;电厂缺煤恰遇煤炭生产、运输的瓶颈,等等。事实上,煤炭和电力企业受到“国家指导价”的严格控制,但煤和电的成本却在上涨,因此相关国企就会在这种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双轨并行的环境下减少电煤储备和电煤供应。另外,近10多年来,中国每年规模不断递增的春运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移”,这种现象与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价格偏低、城乡差别扩大、城乡户籍制度壁垒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从根本上减少雪灾等此类灾害的损失,应该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和推进有关制度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