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的最后,实际是政策主导下的各方妥协。"1月28日,有知名电信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目前的电信业竞争格局下,一周前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漫游费听证会,很难让消费者得到百分百的满意。
1月22日,经过上午的预备会之后,国内首场关于电信资费调整的听证会在当天下午举行正式会议,允许少数记者旁听。
此次听证代表共18名,主要由消费者代表、运营商代表、专家学者代表以及有关部门代表构成,其中消费者代表5名。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听证会没有通过此前提出的两大方案。
而在听证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副司长许昆林表示:"将根据听证会上的意见,尽快调整方案,让消费者尽早得到实惠。"
漫游费概念争议
"我每天都有一个电话在漫游,这次听证会漫游资费降低,我是一个直接受益者。"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一结束,来自北京的消费者代表张严方就被围在场外等待了一天的几十名记者团团围住。
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挂职的张严方来自重庆,而漫游费也一直伴随着她来往于京渝两地,用她自己的话说:"人在北京的时候,重庆的手机在漫游;在重庆的时候,北京的手机又在漫游。除了要交本地通话费和长途话费,还要多交0.2元/分钟的漫游费。"
来自沈阳的消费者代表沈长征很能理解张严方的烦恼。他在听证会上这样概括自己的希望:"让同一条河里的鱼儿自由漫游。"
沈曾经多次参加过省市价格听证会,而这次则是他参加过的第一次降价听证会。他提出的观点是实行"同网同价,应该取消漫游概念"。
"首先要搞清楚漫游费的概念,'建立漫游费'、'漫游费'、'漫游通话费'分别指是什么?"沈长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展开降低还是取消的讨论。
信产部对国内漫游通话费的解释是,手机用户离开其归属本地网、在国内其他本地网使用手机时发生的基本通话费。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对记者解释说:"漫游通话费包括三方面的费用:长途通话费、本地通话费用,以及0.2元/分钟的漫游费。"而一些业界人士也将这"0.2元/分钟的漫游费"称为"高出本地的通话费"。
在此次听证会上,暂时没有对漫游费的基本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
1月10日,国家发改委推出了听证会讨论的两套备选方案。阚凯力解释说,在这两套方案中,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把"0.2元/分钟的漫游费"取消了。区别在于,方案一的实际收费为1.3元(预付费业务)或1.1元/分钟,方案二的收费为异地打电话统一为0.7元/分钟,接电话0.3元/分钟,相当于比本地接打电话高出0.3元/分钟。
从降低的幅度来看,方案一降低了14.9%,方案二降低了63%。由于两套方案降低的幅度不同,各方代表也是各执一词。国资委表示第一方案体现了合理稳定原则。沈长征则表示,"大多数代表表示支持第二种方案。"
不同运营商的态度也各不一样。中国移动的代表表示两个方案都能接受,而中国联通综合市场部副总经理丁铭则认为漫游费调整要渐进、逐步到位。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代表称不希望降太多。
此前,有消费者要求有关方面公布漫游费成本,认为没有成本的漫游费应该予以取消,而不仅仅是降低。
组委会提供给18位与会代表的<移动通信漫游费通话定价成本报告>显示,由于技术上的困难,目前无法测算包括本地、长途话费在内的漫游通话费成本,不过"高出本地话费"的"0.2元/分钟漫游费",其成本为0.0485元/分钟。
"在制定方案的时候,'漫游费0.2/分钟'已经取消,讨论0.2/分钟漫游费成本已经没有必要,要讨论的降低是撇开0.2/分钟漫游费而进行的。"阚凯力说。
博弈与利益
"在全国物价'涨'声一片中,漫游通话费听证会成为第一个降价听证会。"在沈长征看来,价格听证不仅仅是不同概念的交锋,更是关系到受益和受损双方的利益。"信产部和发改委主导会议,研究机构专家们提出方案,企业、消费者代表表达观点。"阚凯力则表示。
沈长征的手机是移动卡号,每月要支付400元到500元话费,其中大部分费用产生于漫游通话费。
截至目前,国内移动漫游费的上限标准是:移动电话预付费业务为0.8元/分钟,其他上限标准为0.6元/分钟。除套餐外,移动和联通两大运营商目前都按最高上限收取国内移动漫游费。
有人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漫游费用户多为高收入用户,而收入一般的用户大多采用套餐计费,所以降低漫游通话费,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享受降费的好处。
沈长征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比较哪个套餐更优惠,而降低话费则是可以直接受益。
也有人认为,方案一、二降低的还不够,应该再降低。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江宪认为,漫游通话费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本地话费和长途话费,希望今后等长途通话核算出成本后,再考虑逐步降低长途费。
"我建议长、市、漫合一,这也是一种国际潮流。"张严方表示,手机用户关心的是明明白白的消费,而此次听证脱离长话和市话费,鼓励讨论漫游费,将对消费者产生重大不利。
对于运营商来说,漫游费的降低或取消对各自的利益影响也并不相同。
中国移动是目前国内电信行业的"老大"。中国移动2006年财报显示,其总收入为2953亿元,利润为921亿元,税前和税后利润率分别约为31%和22%,而同期电信全行业的税后利润率为19%。
如果说中国移动有能力做到"让利于民"的话,那么其他运营商可能就觉得不那么容易了。
目前,中国联通漫游用户占用户总数的20%,漫游收入中的80%仅来自2.5%的用户。且中国联通CDMA网络正处于高折旧期,2006年收入利润率仅4.3%。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移动业务本身对于固话市场的冲击更加明显。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监朱正武表示:"虽然固定电话有通话清晰、稳定等优点,但不能代替手机的快捷便利。"
2007年电信市场的增量份额中,中国移动已占96%以上,固定电话运营商基本处于停顿甚至倒退。
目前,电信运营商还无法依靠数据业务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在通过数据信息业务获取的利润还较少,主要还是依靠语音业务获取利润,所以不能轻易降低资费标准。
国资委考核局处长陈炳立在发言中表示,国资委认为第一个方案合理,希望降得越少越好。2007年中国移动的用户已经达到5.6亿,上缴税额2300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很显然,国家需要中国移动这样的纳税大户,来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只有高利润率才能保证纳税额度和资产的增值。
张严方表示,"大多数听证会代表认为,经营者们的担心和态度正说明了目前我国电信市场竞争的现状——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这也就更加需要我们加紧取消漫游费,一次次推动电信资费的改革。"
资费改革难题
"漫游通话费听证,只是电信资费改革中一个环节。"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曾剑秋则希望此次听证会能成为理顺电信资费改革的契机。
漫游费用相对较高的问题,是随着本地话费的逐渐降低而凸显出来的。据统计,从2003年至今,移动通信资费的降价幅度已近50%,就是在2007年CPI指数高企的背景下,移动资费仍然下降了13%左右。
然而,漫游费在不断降价过程中却显得突兀起来。这是因为,2005年,为了防止运营商制定过高的国内移动漫游费,信产部提出了采取最高上限管理的政策。信产部数据显示,2005年6月,国内手机用户数量达3.96亿,正是运营商疯狂赚取利润的好时机,再加上政府并没有强制执行,没有一家运营商会主动降价。
尽管运营商实际也推出了本地、漫游同价的资费套餐,但移动漫游费总体降幅并不明显。2007年3月以来,伴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推出包括"双改单"等资费下调计划,下调资费的呼声借势而起。
曾剑秋认为,"资费的降低尤其是实行同网同价有可能让移动一家独大,毕竟通过降价形成的损失可以通过它的规模弥补。"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移动资费对于固网资费的冲击已经从各个方面凸显出来,正是因为目前的竞争格局还没有完全成熟,政府应该引导尽快形成合理的市场竞争,消费者才能从正常的竞争中获利,而不仅仅是通过政府的出面协调。
沈长征指出,企业之间可以有很多方式进行竞争,这个市场不能仅仅是政府干预。
还有电信业专家指出,竞争是降低价格的最有效方法,特别是在目前中国电信业重组预期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只有从竞争格局上进行考虑,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才能在深层次上降低资费。
"正如有很多的河流,才能让每条河流里面的鱼儿自由地游起来。"沈长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