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带动 现代农业破再就业困局
在转型的实践过程中,阜新人体会到,原有的工业规模远不能解决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就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新上项目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无法解决成建制的规模下岗问题。来自阜新市计划发展委员会的统计显示,阜新农村人均耕地约有6亩,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拥有量都居辽宁省首位,百里矿区有大量适宜农业生产的废弃地。经过反复论证,阜新最终把转型的方向瞄准了现代农业,决定用生产工业品的方法生产农产品,做强一、三产业,解决矿区下岗职工再就业。这无疑是准确的判断。阜新的经济转型必须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从工业城市变成以现代农业为主的城市,把下岗的产业工人变成种养殖业的现代农民,创造一条符合阜新特点的转型之路。
在探索这条转型之路的过程中,阜新根据农产品精深加工潜力大的实际,把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确定为经济转型的主导替代产业,并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切入点,以发展畜牧业为突破口,重点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拉长产业链,发展产业群,形成集团军,使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带基地,实现三产的相互搭接和融合,进而把主导替代产业做实、做大、做强,形成对全市经济的带动和支撑。
从2002年起,阜新在城市和矿区周边12个乡镇规划建设了韩家店民主农业综合园区、王府田园农业园区等设施农业园区,建成标准化棚舍5466栋。但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仅50个农业园区就需要10亿元的启动资金。值得肯定的是,阜新创造了下岗职工转向现代农业、进入农业园区的三种模式:一是村里出资包建棚舍,由下岗职工租赁;二是由民营大户出资,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三是由下岗职工自己出资,自建自营。三种模式的推广,吸引了来自不同方面的资金,破解了阻碍农业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农业园区,现在已成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基地,共为下岗职工创造就业岗位近10000个。据统计,2003年,全市农业园区已实现产值10584万元,实现纯收益5697.2万元。在阜新郊区的大地上,映入我们眼帘的不仅有广袤的田野和起伏的山林,还有一栋栋整齐划一、新颖别致的农业园区大棚,棚里有郁郁葱葱的蔬菜,有沁人心脾的花香和果香,还有欢蹦愉跃的鸡猪和牛羊……这是阜新转型的硕果,是转型硕果中的新亮点和新景点。
值得其他资源型城市借鉴的是,阜新在发展现代农业上选择了一条捷径,那就是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引进知名企业。通过名牌带动效应,促进了阜新相关产业的发展,继而推动阜新向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基地迈进。阜新先后引进了河南双汇、上海大江、内蒙古伊利和草原兴发等70多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年加工6万吨火腿肠、1500万只肉鸡、600万只白鹅、100万只肉兔、2万吨食用菌的生产能力,带动全市建成生猪、家禽、乳品等14个生产基地,形成12个农业产业化链条。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已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8%,成为阜新继“煤电”之后的重要接续替代产业,初步构筑起了接续替代产业框架。仅草原兴发就带动了60个五万只规模的肉鸡基地场,拉动近万户农民从事养鸡业;阜新双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猪屠宰加工能力达100万头,带动两万多名农户养猪致富,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可望达到15亿元。这个数字与阜新过去赖以生存的煤炭产业年产值相当。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阜新的经济形势日渐好转。
我们深入的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的最大缺陷就是产业单一化或资源型相关产业所占的比重过高。因此,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实现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的过渡,培植和发展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就成为搞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工作重心。在经济转型中,阜新始终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经济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就业优先,坚持一切工作以就业为核心。4年多来,阜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千方百计为下岗职工创造就业机会。我们认为,阜新发展现代农业,让一部分工人变成农民的做法,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因为工人比农民接触机械化、现代化的东西多,获得的信息面宽,他们会把先进的技术、信息和经验带到农村,用制造工业品的办法生产农产品,用管理工厂的办法管理农田,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阜新的下岗工人大量进入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体现了资源的更好配置。事实证明,阜新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进而依托农业发展食品加工业,解决了大规模的失业问题,结束了经济低速徘徊局面。
值得肯定的是,除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安置下岗职工外,阜新还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等途径,为下岗职工创造就业机会。阜新把扩大劳务输出作为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就业渠道,在沈阳、大连、北京等地设立了劳务输出办事处,积极开拓外埠劳务市场,每年输出城市下岗职工近1万人。同时,通过建设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开展再就业培训、落实就业政策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安置下岗职工。到2004年底,阜新共有13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总量相当于“九五”时期总和的158.4%,提前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就业工作目标,连续3年被辽宁省政府评为“就业先进市”。在此基础上,阜新还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0.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8.5万人,享受低保的城镇困难居民18.2万人。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帮困活动和建立领导干部“一人双岗”制度,阜新使61万人次贫困群众得到帮扶,66万农民脱贫。
调整结构 依托农业打造工业强市
资源型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表明,单一的经济结构不会有持久的发达,“一业独大”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多元经济结构,才能实现转型发展目标。值得肯定的是,阜新把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作为发展支柱产业的重要措施,按照“每个产业有1~2个销售收入在5~10亿元的领军企业”的标准,打造强势支柱产业集群。新上了一批热电、火电和风电项目,煤、电传统支柱产业的地位得到巩固。以肉制品、乳制品、油脂、酒类和食用菌为主的食品行业,以玻璃、大型钢构、玻璃钢和水泥为主的建材行业,以压铸机、黄金和铁等有色金属加工为主的机械冶金行业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我们注意到,阜新已彻底打破单一的煤电经济结构,接续产业已初具规模,且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即使个别产业发展受阻,全市经济仍然可以保持健康的发展势头。
有必要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阜新的经济转型不能放弃工业,如果放弃了工业,阜新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最终支撑。由此看来,阜新发展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业意义尤为重大,作为一大主导和支柱产业,食品工业带动了阜新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阜新依托本地区农牧业资源优势,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作为阜新未来的接续和替代产业,使阜新再一次赢得了历史性的机遇。我们掌握的情况表明,阜新在依托农业发展工业的过程中,把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提出了把阜新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的发展思路。市经贸委提供的资料显示,阜新已形成肉制品加工、肉鸡加工、乳制品加工和酒类加工等5大类食品工业,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接续和替代产业框架基本建立。
截至2004年底,阜新已有300余家食品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总资产超过17亿元,从业人员万余人。全市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实现利税1.3亿元。也就在这一年,阜新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市”。200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8%。销售收入前20名的企业中食品企业占8户,实现销售收入82254万元,占27.5%;利税前20名的企业中食品企业占7户,实现利税5282万元,占38.6%;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22.7%。
让阜新人引以为自豪的是,阜新在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这一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其他支柱产业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以阜矿集团为领军企业的煤炭工业稳步发展,全市179户地方煤矿,年煤炭产量8年内可稳定在千万吨以上;以阜新发电厂为领军企业的电力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继盛明热电厂、金山风力发电厂竣工投产后,阜新发电厂三期、市热电厂三期、阜矿集团煤矸石热电厂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以阜新双汇为领军企业的食品工业高歌猛进,该公司经过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以嘉忆铜业公司为领军企业的冶金工业和以恒瑞科技公司为领军企业的建材工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支柱产业的崭露头角,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速度从2002年起一直保持在20%以上,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阜新食品工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匮乏;产品更新换代慢,品种少,档次低;企业总体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现有食品工业产业链不完整,缺乏总体统筹规划。针对这种情况,阜新应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食品工业向“深”、“高”、“宽”发展。“深”,就是把现有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工业龙头企业的生产链条延伸、拉长,增加深加工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高”,就是加强与国内外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科研成果、专利技术,提升食品工业的水平;“宽”,就是培育品牌,进一步拓宽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工业生产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