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6、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但由于市场对化纤数量增长的要求远远大于对产品品种的要求,化纤企业缺乏产品开发的动力,大部分企业只注重扩张常规化纤产能,产品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科研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化纤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2005年,化纤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0.4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5%的水平。特别是高新技术纤维及差别化纤维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亟待提高。
一是高新技术纤维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滞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纤维的开发和应用正迅速扩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纤维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而我国虽然在高强高模聚乙烯、芳纶1313、芳砜纶、聚苯硫醚等高技术纤维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在核心技术的掌握、产业化规模以及产品应用开发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二是差别化纤维创新不足,产品功能单一,附加效益低。目前我国化纤工业的新产品一体化技术研发和应用开拓体系尚不健全,化纤产品技术结构不合理。在各类差别化纤维的新技术、新品种开发中,工程化、市场化研究重视不够,化纤原料开发与纺织后加工配套技术开发脱节,发达国家化纤品种的差别化率达到50%以上,而我国仅为31%。
7、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
化纤工业90%以上的产品是石油产业链产品,在目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原料成本已占生产成本的80%以上。由于我国化纤原料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使化纤产业链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化纤原料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大幅提高。2005 年,我国进口化纤原料1221.6 万吨,进口量约占化纤原料总需求量的三分之二。
其中涤纶纤维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的进口量分别达到650 万吨和400 万吨,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54%和78%;锦纶纤维原料己内酰胺(CPL)进口量49 万吨,进口依存度达70.2%。
同时,我国化纤企业的采购过于分散,加上中间商对化纤原料的炒作和投机,导致原料价格频繁大幅波动,给化纤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困难和风险。
8、同构性产能发展过快
“十五”期间,聚酯及涤纶、氨纶等行业出现的阶段性投资过热造成化纤新增产能中常规化、同构化产品过度发展问题突出,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企业开工率下降,行业整体效益下滑。到2005 年,在化纤行业产能比2000 年增加1.57 倍的情况下,化纤长丝和短纤产能的开工率只有60~70%,聚酯产能的开工率不足70%。全行业利税总额100.93 亿元,比2000 年下降9.9%;利润总额48.5 亿元,比2000年下降了22.4%;销售利润率仅为2%,比2000 年的5%下降了3个百分点。
9、可持续发展能力尚待提升
受发展理念、重视程度及投入力度等因素制约,我国化纤工业在节约能源、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及可再生原料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化纤行业总体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30%左右,粘胶、腈纶、维纶行业等以湿法纺丝工艺为主的企业仍有一些技术较为落后的老工艺、老装备;在“三废”治理方面,对过程监控重视不够,仍主要停留在终端治理阶段;可再生原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缓慢,生物质工程技术发展滞后,产业化优势尚未发挥;废旧聚酯、纤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尚未在产业政策、产品标准以及管理制度上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