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政策之手当适时一推
楼市大调整的脚步,似乎真的近了。
广州和深圳的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轮不小的波动。尽管,成交价和成交量的下滑不能被误读为“暴跌”。但是至少,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10月份,本应该是楼市的“金九银十”,广州商品住宅成交量逆势下滑明显,比9月下降了18%。随后,广州房价开始涨幅放缓,10月的数据比9月下降了8%。到了11月,房价下滑趋势更为明显。中小开发商熬不住,大型开发商也开始放下身段,打折成风,助推了这股“降价风”。
而在深圳,10月份,新房日均成交量不足60套,到了11月份,又锐减到仅为40余套,相当于上半年日均200套成交的20%。成交量的大幅缩水,导致深圳楼市观望气氛愈加明显,房价将下跌40%的论断得到了不少的支持,或是内心的拥护,不少二手房业主已经开始“松口”,房价高涨乏力。
先是成交量步入低谷,随后房价理性下调——南方的房地产市场“提前过冬”,南方又一直是楼市的“桥头堡”。这样的“惯性”市场反应会不会席卷全国?会不会预示着新一轮调整?应该说,这是有可能的。
今年以来,北京房价加速上涨,10月份的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涨幅达到17.8%,创历史新高。与此相对应,北京房地产市场上,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成交量已经日益萎缩。而在上海,据上证房产指数办公室的指数报告,10月份,上证新建住宅指数为2042点,比上月上涨2.00%。但是在房贷新政的影响下,新建住宅成交大幅减少,住宅价格仍然保持增长趋势。
政策利剑高悬,多空博弈白热化的京沪等地房地产市场,观望氛围已经形成,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成交量的大幅下滑。这个时候,房价怎么走,看得就是对应双方的耐力和实力的比拼了。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就是开发商资金实力强劲,熬过这段淡季,成交量随后破冰,房价继续上扬;要么就是购房者暂时压抑急迫的购房需求,在明年年初时期,楼市迎来不小的调整,房价向理性值回归。
除却买卖双方,还会对楼市产生重大影响的,就是可能的调控政策。建设部、发改委、国税总局等相关部门,一旦出台房地产行政、财税方面的调控政策,结合目前“年关”将近的金融紧缩态势,短期内,楼市就可能呈观望加剧态势,投资客的比例持续大幅下降,外资继续收手,房价出现一定的波动和下调。
临界关口,楼市面临新的突破,是政策之手适时一推的时候了。 (记者 柯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