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港股直通车有望在九月初开通 香港有意放宽内地居民投资移民  -就业促进法规定反就业歧视 遭受歧视可提出诉讼 职介不得收押金 -国资委:国企调整重组条件基本成熟 四大电信运营商重组概率大增 -普京"打包票" 泰纳线力保中国石油需求 两巨头大幅减少汽油出口 -泥石流涌入陕西佛坪县城 108国道中断 山东7座大中型水库已溢洪 -公司债发行条件已具备 不会冲击股市 8月央行发行票据4620亿元 -WTO审议美诉华知识产权案 美方表态反对将中国产品问题扩大化 -反垄断法等五草案通过 垄断最高罚50万 国家将成立反垄断委员会 -中国将构建六大跨省散粮物流通道 大中城市批发市场全被监测  -建设部警示个人集资建房风险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确保中国经济"又好又快"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3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四次加息、提高印花税、调减利息税、发行特别国债……中国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从过去单纯运用货币政策,转向更加注重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货币政策频频出台

当前,由于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双顺差”,银行资金充裕、放贷冲动较强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影响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央行频繁动用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票据等货币政策工具。

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继3月18日、5月19日、7月21日三度加息后,今年以来第四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如今,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到7.02%。

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央行从1月15日起到7月30日更是连续六度出手,从9%调整到12%。

此外,央行于今年1月底重启3年期央行票据,适时延长央行票据期限,央行票据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

财政政策逐渐发力

在货币政策频频亮相的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密配合的迹象愈来愈明显。

7月20日国务院决定将利息税率由20%调减到5%,同时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减税、加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手,打出了“二率”齐动的调控组合拳。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刘慧兰认为,调减利息税和加息两项政策同时出台体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对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的预期,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非常重要。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批准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后,8月29日财政部宣布发行第一期特别国债6000亿元。

对此,财政部表示,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有利于抑制货币流动性,缓解人民银行对冲压力,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改善宏观调控。

此前,提高印花税、调整出口退税、提高资源税等财政政策已登台亮相。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确保中国经济“又好又快”

当前,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今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1.9%,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6%,这两个数字均创近10年来的新高。而央行7月份的金融数据表明,货币供应量依然在高位运行。

针对这种形势,央行及时灵活动用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进行金融调控,以紧缩银行体系流动性,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同时,国家加大了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缓解贸易顺差、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促进资源节约等财税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两大政策工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所长。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总量调控,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政策的差别设计,实现对经济结构的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组合拳”将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7月研究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取向和措施时指出,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来源: 新华网

图片新闻:
北京义务教育杂费全免 城区农村户籍学生免收书本费
江苏昆山发生货船撞塌桥梁事故 肇事船被砸沉2人溺亡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第三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