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美国石油期货价格达到每桶78.77美元,创下每桶历史最高纪录。随后,国内各大媒体报道了美国石油价格暴涨的消息。与此同时,国内成品油市场一片风声鹤唳,各种油品的批发价水涨船高,一些社会单位也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四处找油。
就在各界对国内油价猜测纷纷时,国家发改委8月4日发出的通知明确了一个信息:要保证成品油价格的稳定。
通知强调,成品油生产和经营企业要认真执行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销售成品油。
除了保证价格的稳定,国家发改委还对成品油市场供应做了部署。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要努力增加原油加工量,合理安排炼油企业检修时间,严格控制成品油出口,千方百计增加市场供给,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
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造成国内成品油价格有上调预期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此番通知的用意不言而喻。
目前,有两个问题最受人关注:一方面成品油经营企业特别是零售企业可能囤积惜售;另一方面,中石油和中石化可能对系统外企业停供、限供成品油。
据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最新披露的国内成品油市场简报显示,8月1日,国内40个主要城市中有近一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汽柴油供应趋紧现象,尤其在广东、海南、山东、湖南、上海等地的部分标号汽柴油已宣告停批。
与油源紧张相伴的,还有成品油批发价的水涨船高。中国加油站网的数据显示,从7月31日起,南京地区中石化90号汽油报价一举上涨60元;93号汽油的报价更上涨了70元;0号柴油也上涨了30元。在广东,93号汽油的内部批发价过去一段时间来每吨上涨了近100元,97号汽油则从6170元/吨调高至6420元/吨。而在苏州,汽柴油的批发价格近日也出现普涨态势。8月初开始,北京市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成品油批发价也开始上涨,最高每吨涨100元。
在中国,成品油价格是由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组成。其中,出厂价格和零售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决定,批发价格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根据市场调整。由于出厂价和零售价是国家统一定的,所以,批发价就成了成品油市场的风向标。
随着供应紧张,批发价格不断上涨,与国家规定的市场零售价格上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加油站通过日常的经营很难实现盈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囤积惜售自然成为加油站的一根救命草。
在8月4日的通知中,国家发改委强调,“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所属企业销售给系统外零售企业的汽、柴油批发价格,按国家规定的市场零售价格上限倒扣计算的批零差率不得小于4.5%。”、“两大石油公司对系统内外成品油经营企业要一视同仁,不得对系统外企业停供、限供成品油。所有成品油经营企业特别是零售企业不得囤积惜售。”
从通知中不难看出,国家是要死守成品油零售价格底线。与之不同,石油巨头们却是要冲破这个底线。从一月份国家发改委调低成品油价格来的半年多时间内,巨头们已经两度联手上书要求涨价了。
涨还是不涨?政府和巨头之间展开了拉锯战。在物价指数高位运行的时候,为了安抚民众情绪,政府不敢轻易让成品油涨价;同时,在国际油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炼化企业压力越来越大。
“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国内的销价又不能变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增加了炼油企业的成本压力。同时,油价过低也不利于节能减排,所以成品油价格确确实实需要改革,需要调整。但现在要提高石油的价格,又面临着下游行业的承受能力问题。所以,油价改革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的一番话道出了当前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尴尬。
当前,成品油价格只是单纯地依靠政府来决定涨还是不涨,不仅是让有关部门陷入了两难境地,也是让市场因为行政手段的插入而出现“消化不良”。成品油价格不该是石油巨头们说涨就涨,也不该是政府部门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决定涨不涨,而是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成品油价格改革就迫在眉睫。(祝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