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在住所里看书。图/杜殿文
朱先生在私塾里教学。图/秦军校
五峰私塾外的山路。图/杜殿文
尚礼而不迂腐
课堂上威严,生活中,朱夫子非常良善、温和。
去年,朱夫子邻居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朱夫子看到这名孩子气血不好,便假称自己头晕,委托女婿买了些人参。人参寄来后,他转手就给了邻居家的孩子。
“可以这样讲,镇里人个个喜欢朱夫子。他的人品在南江镇算是数一数二的。”乡亲们说。
2005年,朱夫子封馆弃教。“新私塾”教育模式开始在中国悄然兴起。朱夫子的弟子、来自上海的张志勇特意在南江镇、岳阳市区等地办了“新私塾”,也有着一段和老师共同执教的渊源。
张志勇这样评价朱夫子:“为人豁达,价值观清晰,行事有原则,做人讲礼教。”
尽管朱夫子教的国学特别注重礼仪细节,但他从不要求弟子对他行大礼。弟子来拜年,只需一个拱手礼,不准下跪叩拜,不准带礼品。
被改变的村落
弟子们缅怀朱夫子,更多的是因为先生将千百年来的传统私塾文化传承了下来。
张志勇说,私塾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智慧。
他认为,除了因材施教,私塾教育最核心的理念是关注个体发展,努力激发每个人学习的潜能。
私塾文化是一种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现在,村里还有不少朱夫子的学生。最大的年纪都有70岁了,他们开口闭口都是仁义道德、传统礼数,作对吟诗也信手拈来。他们表现出来的文化姿态,并不比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差。”张志勇说。
私塾文化的传播,已在悄然改变一个村落的风化和习性。朱荷尧告诉记者,乡里崇尚读书,已经出了数百名大学生,而且社会风气纯正,这与朱老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潇湘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