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北京公务员招录改职位考试 资格证将过期 中小学将设民族团结课 -北大教授:政府没必要救股市 外部紧缩和釜底抽薪致A股快速下落 -10月中国增持美国债659亿美元 人民币汇率连升5天打破贬值预期 -奥巴马正式提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为能源部长 简介 为美华人翻身 -交通部称东部地区有望先取消二级公路收费 -06年央企主要负责人平均薪酬53.1万 2010年央企将减至80-100家 -两岸"大三通"正式启动 马英九出席首航仪式 航班计划发布 历程 -国办"金融30条"稳定股市 适时推创业板 或有更多政策出台 全文 -胡锦涛称明年就业形势严峻 温家宝:战胜金融危机 提高经济水平 -北京火车票发售时间改为每天上午9点 京沪卧铺动车组开始售票
首页>>文化发展
票房超过8300万元 《梅兰芳》重塑“大片”之美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2 月 1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宋 嵩制图

自12月5日上映以来,电影《梅兰芳》已覆盖全国所有院线和600多家数字影院,不到半个月,全国票房超过8300万元。

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放映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艺术效果的“三丰收”。14日,在中宣部文艺局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为该片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梅兰芳》的成功激发了人们对国产“大片”的信心,也为主流影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梅兰芳本人是中国20世纪最大的“公约数”,而导演陈凯歌也找到了一个最大的“公约数”,使得政府、观众、专家、梅兰芳家属对影片普遍表示满意。

写实与写意相统一

中国传记影片的新突破

《梅兰芳》的故事讲述方式新颖,影片结构形态独特。一代名伶梅兰芳身上有说不完的话题,但电影只选取了三段精心设计的故事,表现主人公在艺术和人生两个维度、两个层面上的追求与跨越,展示了他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影片一开始就以“斗戏”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台上的十三燕一板一眼,举手投足都透着傲气;邱如白从大骂京剧转而“傍戏子”;温婉少年梅兰芳“变法”京剧,大胆挑战十三燕……两个半小时,影片节奏没有一丝松懈,在台词的打磨和人物的塑造上,下了一番好功夫。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认为,《梅兰芳》是中国电影在传记片上的新突破。中国传记影片过去更多是表现政治人物,更多是以是否真实再现历史为最高标准。而《梅兰芳》的突破在于超越了历史真实的层面,更多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世界,并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梅兰芳艺术生涯的诸多历史元素重新解读,从而完成了写实与写意的统一,这是特别值得肯定的艺术探索。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无论现代科技多么发达、艺术方式如何多样,深邃的思想仍然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是打动观众的根本。《梅兰芳》实现了最大层面的与观众情感的对接。全片三段戏,一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二是人物内心的情感追求,三是民族精神的表达。三段戏把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审美需求的观众各自关注的看点,都体现了出来。影片的成功再一次告诉我们,思想内涵、艺术质量和市场价值的追求并非冰炭不同炉,完全能够有机统一。

成功实现多重对接

影片的“附加值”超过票房

从蹒跚起步到今天,中国电影在国产大片的探索路上走过了6个年头,其间有过欣喜,也有过迷茫和挫折。面对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语境,国产主流大片将向何处发展?专家们认为,《梅兰芳》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纬度、新的方向。

如果说《集结号》体现了大片创作中对主流价值的回归,那么《梅兰芳》则是对主流价值表达空间的一种新开掘。有专家认为,我们要发展主流电影,就要找准社会主流价值与个人追求的对接、观众与市场的对接,这是让主流电影能真正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说,《梅兰芳》的可贵之处在于,从一个非常传统的文化资源中抽取出非常有时代感的精神品质。他认为,影片中,梅兰芳不惜以生命和艺术为代价,来赢得人的尊严;十三燕对是否给商人马三鞠躬前后迥然不同的态度,也使得这个人物的人格精神不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梅兰芳》实现的“对接”还有很多,它还找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一个结合点。梅兰芳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元素,他的身上积淀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影集团选择这个题材,投入巨资进行拍摄,显示了决策者和创作者的战略眼光。他认为,这部电影的“附加值”会超过票房,会让更多人,包括孩子们对京剧和其他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电影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就需要对可以走向世界的文化资源做一个梳理,利用这些资源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打造中国品牌。在这方面,《梅兰芳》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

有专家表示,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社会各界对《梅兰芳》的探讨热情,足以让中国电影人感动,也让中国电影界有理由重新呼唤在开放之初所高扬的思想解放旗帜,以及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所具备的人文情怀。只有这样,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刻,电影人才能更有现实担当,对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更饱含深情,能进行更有力的阐述和书写;才能更有意识地利用当今的科学技术、制片理念、产业化经验,把中国电影推向前进,从而完成肩负的文化使命。

为了完成这样的使命,有专家呼吁,有良知的媒体和专家、学者,也应共同营造良好的电影文化环境。如今部分媒体在评介、宣传影片时,总是津津乐道于导演、演员的八卦新闻,一些有见地的影评只能见诸个人博客,影响力甚微。这不仅使很多国产电影的宣传流于表面,久而久之也不利于读者、观众,乃至一个民族文化品位的提升。(向兵)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中国著名楼阁山水画家何镜涵病逝 各界人士吊唁[图]
"水晶宫"收尾 观众将可欣赏"南海I号"水下考古
"南海一号"试发掘方案获批准 明年可望开箱
"山寨春晚"或电视转播 观众决定争议节目去留
少林寺正式接管昆明四古寺 首批十余名僧人入驻
《红楼梦》元宵夜宴 王熙凤惊艳大黛玉空缺(组图)
网络业余写手月收入达3万 年入上百万亦有人在
山东发现商晚期制盐遗址 或改变中国盐史
图片新闻:
中国将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 局地降温超10℃
准噶尔盆地发现首个千亿立方大气田 至少稳定供气50年(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