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重读屈原的心灵史,这个端午不一样
-崔富章 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导
每年的端午节,都能够提醒中国人重温屈原这个历史文化符号所具有的人文精神,这也是端午节的精神价值超越别的传统节日的原因所在。
联系到当下的社会现实,在地震灾后,2008年的这个端午节意义非凡。为了抗震救灾而众志成城,中国人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从上到下,从老到少,所有人都在关心灾区人民的命运、关心国家的命运,为了救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而竭尽全力。地震天灾就像活生生的教材,把中国人血液中的屈原精神都激发出来,展示出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并且,这样的精神通过行动互相感染,全民族动员起来,凝聚起为了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不可阻挡。
这个端午节,在一种振奋的氛围中重读两千年前屈原的心灵史,这是对传统精神的一种升华。
我们需要屈原精神
-陈振濂 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端午节的文化意味超出了民俗意味。首先,它让整个民族有机会进行一种具有文化深度的反省。当前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丢失了许多东西,其中包括许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屈原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至死不渝,这种忠诚是古代士大夫的人格和风骨的展现,这种人格和风骨在现代经济大潮中,在传统文化空气越来越稀薄的中国,具有提升国民风范的作用。
其次,当下我们需要屈原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当他发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当时的环境下无法实现时,宁愿投江而死。为了理想勇于献身,在今天这个以利益为中心的社会里,有这种精神的人太少了。这无疑是我们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再次,从民俗意义来说,端午节还是一个缅怀先烈、先祖的节日,它让我们有机会去缅怀我们的先贤的丰功伟绩和精神境界。这不是作秀,而是时代的需要,任何一个有脊梁的民族,都应该对自己民族的英雄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不要把传统文化节日都过成狂欢节
-乌丙安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
今年开始几个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都变成了假日,这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传统文化节日最重要的是传承文化记忆,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根本特点。我们今天过的端午节,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过的端午节,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将来科技发达了,我们能到月球上、火星上去生活了,但端午节还是照样要过的。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各地也都各有特色。南方是划龙舟,北方则是比赛射箭,打马球,各地都把自己的文化、传说融入进去,这也正是民俗节日的一大特色。我们今天就是要把这些历史文化价值继承下来,不要遗忘。
现在有一种说法,给你放假就是让你欢乐的。这是不对的,千万不要把传统文化节日过成狂欢节。现在很多小年轻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但是我们的过法和西方完全不一样,人家的节日是有文化内涵的,是有传承的,但我们完全是狂欢,瞎凑热闹,所以我说我们的平安夜一点都不平安。传统文化节日也一样,它不是一个瞎玩乐的节日,而是要通过这些节日,把我们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继承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