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专家称,郧县人的价值仅次于北京人。然而,“郧县人”堂堂正正地出现在欧洲国家的历史、地理教科书上,我国的教科书上却只字未提。
目前“郧县人”头骨化石出土处已搭好了800多平方米的采光天棚。这次再挖掘意味着什么?它的价值是否超过了北京人?国内地方考古开发难以破除“国内开花国外香”的窠臼?记者采访了这次挖掘行动的多名专家,看看他们如何说?
2月18日,春节刚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经人声鼎沸了,所长王红星桌上的电话一直没有停过。
“郧县人的考古价值将超过北京人?”前些天媒体这样报道。对这个说法,王红星所长、考古协调部主任李文森以及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做博士后的冯小波面面相觑。“现在大家又开始关注起郧县人了?”李文森颇感诧异。
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郧县人”曾经轰动一时。当时两件完好的头骨化石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古人类考古学界。经研究,它被认定为直立人,并被命名为“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左右,这比距今约50万年的北京人还早一倍时间。之后的岁月里,“郧县人”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发现:“刻舟求剑”找到头骨
“郧县人的挖掘,真有些传奇。”作为当时挖掘的主要参与者,李文森和冯小波陷入到19年前的回忆中。
1989年,正值农民淘金热。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农民简永才在江汉边上找到一个“石头圪垯”。它让当时负责文物普查工作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王正华兴奋不已:这正是他们踏破铁鞋寻觅的哺乳动物骨骼化石。
从村民口中,王正华知道了当年“农业学大寨”,在学堂梁子上这样的“圪垯”多得很:有的被推下陡坎;有的被埋在凹坑。王正华决定试一试。他圈定了大约一米直径的范围,让农民往下挖。大约挖到70~80厘米的时候,有人开始叫起来:“找到了!”王正华激动地自己去撬。这正是后来的第一块人头骨化石。
让李文森和冯小波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第二块人头骨化石的发现。1990年5月,发掘队对学堂梁子进行再次挖掘时,他们还是考古队伍中的“小年轻”。“我们‘刻舟求剑’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距离第一块化石仅一米多远。”李文森至今还认为这是个奇迹。
他说:“1991年的时候,我们挖出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一块圆咕隆咚的结核块,挖掘都是大刀阔斧,民工用洋镐将结核块敲成了两块,颅腔就露出来了。当我将这块化石送负责发掘的李天元手上时,他马上抱着这块化石神神秘秘地进了房间。当时大家问他是什么,他开玩笑说是‘猪脑袋’。”第二块人头骨化石就这样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