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深圳市文化局合作编写的《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指出,与财政和基建投资规模增长相比,公共文化总体投入规模依然不足,而且与投入规模相比,投入方式存在问题更大。
受到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推动,得到公共财政的强有力支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取得的成就显著。但同样也要看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托的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制框架,在整体上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多年来形成的、覆盖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这个体制框架中难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今后几年更大规模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正面临越来越大的体制和机制性风险。
首先,与财政和基建投资规模增长相比,公共文化总体投入规模过小,与人民群众增长着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国家公共文化投入连年迅速增长。2005年,全国财政投入达到495.22亿元。但中央和地方文化事业费投入在各自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仍然较低。中央财政2005年的文化事业费只占其整个支出的0.39%;而1985年这个比例是0.52%,1995年是0.49%。同样,2004年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37.12亿元是历史最高值。但即便如此它在国家基建投资总额中只占0.09%。事实上,“九五”以后,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在全国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不超过0.2%,而此前的八个五年计划中,这个比例都在0.2%以上(三年调整期间除外),高的时候达到过0.75%(“六五”时期)或0.60%(1985年)。这就是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比例却不升反降;而文化基础设施投资不过是整个经济投资过热的连带受益者。在这个全球竞争的时代里,我国公民的文化素质与道德水准都迫切需要提高。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增加相当快,但在文化方面的投入跟不上,因此上游的文化原创与研究不足造成教育内容的滞后。
其次,与投入规模相比,投入方式存在问题更大。我国公共文化财政仍然依循传统投入方式,使得有限的财政资金不能发挥最大效益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文化事业单位规模很小,财政支出规模有限,因此行政支配方式曾经有效。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为了适应财政分权的体制状况,多方调动积极性,各个系统的政府部门(条条),以及各个地方政府(块块),都成了公共文化机构资金资助的重要来源。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公共财政基本确立,经济建设规模和社会发展水平已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仍然按照传统行政管制的“条条”、“块块”模式发展公共文化,无疑将导致种种弊病层出不穷。
(本文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P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