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热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深圳市文化局合作编写的《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大,“十五”期间投入额已经翻番,而且公共投入的增加也导致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热潮。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更是惊人。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已直逼4万亿元,达到39343.62亿元;2007年上半年国家财政收入已超过2.6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就是政府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在此基础之上,国家公共文化投入逐年加大。2003年,中央财政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事业投入855亿元,比2000年已经翻番有余。2004年,全国财政教科文支出达4289.01亿元,而2005年,全国财政科教文支出5069.37亿元,一年就增加了778.36亿元,增幅达18.15%;其中全国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692.58亿元,增长17%。到2006年,全国财政仅文体广播事业费就支出834.5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23亿元,创历史新高。1999年,国家财政对文化部系统的文化事业费拨款55.61亿元,而到2005年这个数字已达到133.82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文化事业投入,2005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达到495.22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240.71亿元,增长105.9%”,至此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已升至40元的水平。这样一些数字表明,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接连翻番,广义和狭义的公共文化投入进入本世纪后均已翻番;“十五”期间比“九五”期间有更快的增长。
公共投入的增加导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热潮,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已呈网络化格局雏形,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能力正在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布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国家对文化系统的事业性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增长。“八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基建投资53.13亿元;“九五”期间达98.79亿元;“十五”期间这种投入更是达到136.88亿元。利用这部分资金及地方配套,许多地方已经建起了省地市级的图书馆、博物馆、歌剧院、体育场(馆)及大面积广场绿地园林,并往往成为城市中地标性景观建筑。
基层文化设施主要是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或群艺馆以及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室。迄今,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62个,绝大部分分布于县市一级;共有文化馆站41588个,其中县级2851个,乡镇文化站34593个。近年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也有较快发展。2004年全国新开工的文化设施基建项目中,就有253个公共图书馆;38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或文化中心。2005年全国新开工的文化设施基建项目中,有223个公共图书馆和3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或文化中心。对于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站)是最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目前,我国的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4.4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95.81%。
依托这些已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关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服务。2005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已达2762个,总馆藏量达48000多万册;国民人均馆藏图书0.36册。2005年全国博物馆数增加至1548家,文物藏品增至1620万件;国民人均馆藏文物0.012件。2005年,我国新增农村放映队近1800个,全国农村电影放映队总数已达3.5万个,全年农村放映电影365万场,观众达13亿人次。2005年,全国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共计达1030万小时;全国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达1259万小时。
(本文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P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