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1日电 香港《文汇报》9月11日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国会能够正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而且报以相对客观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是经历布什政府和中国博弈八年得出的结论。
文章摘录如下:
近日,美国国会出台了一份厚达175页的长篇报告,详细比较美国和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同时也肯定了中国的双赢外交。对此,有专家认为这是美国对中国软实力提升之后的“警惕”和“焦虑”,旨在对其自身软实力下降或受损采取补救措施。
确实,美国虽然将中国视作“利益攸关”,但中国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在地缘政治以及发展潜质上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从现实的大国利益关系分析,中美两国实力的消长确实让美国不安。但必须指出,美国国会能够正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而且报以相对客观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是经历布什政府和中国博弈八年得出的结论。
美国正视中国软实力意味着一种确认,而这也是中国在全球化语境下希望得到的。中国的现代强国之路始于改革开放,而强国是个综合概念,包括硬实力的经济增长,也包括外交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这就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所谓软实力概念。美国正视中国软实力提升,不仅激发美国的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就此而言,中美两国是有共识和互利双赢的。
以这份报告为例,美国认为中国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增长的影响力,以及对美国的意义;二是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全球公共形象,它们如何使用公共外交、国家政策和对外援助等软实力工具。同时考察了军事外交、全球贸易和投资以及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三是分析中国和美国在南亚、中亚、非洲、中东和拉美等地的影响力。
从中可以看出,9.11事件以后美国陷入了伊拉克陷阱并导致了基督教文明和回教世界的激烈冲突,从而使全球恐怖主义威胁世界。这是美国自二战来遭遇一大挫折。此外,因为伊拉克困局,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呈现出不确定状态,民主化的大中东战略功亏一篑。不仅如此,伊朗核问题风云再起,和叙利亚一起,成为美国在海湾地区的战略障碍。与此同时,东北亚的“朝核”危机,俄罗斯的反西方化,东盟和东亚“10+3”集成机制的构建,大西洋对岸新老欧洲的分野,均使美国的外交软实力受到挑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在伊朗、朝核等问题上都给予美国多边框架内的奥援与支持。尤其在解决朝核的“六方会谈”框架上,中国成为美国的伙伴。因此,可以说中国软实力提升的过程,对美国是个利好。中美两强不是相克关系,而是相生互利关系。
正因为如此,这份报告并没有提出中国软实力提升对美国的“威胁”,反而提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比中国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力。这种评判也是客观的,虽然中国软硬实力在增强,但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无人能够超越。
必须指出,美国政府和国会在对华态度上向来存在着理性和非理性。一些反华提案,一些反华言论,均肇始于美国国会。此番美国国会能够以相对客观的态度正视中国的软实力,象征了中美关系进入了更为理性的新阶段。一方面,中美间的利益关系日益密切。中美建立了包括战略、战略经济、军事、贸易、外交等数十个磋商机制,使中美之间攸关战略利益的结构性矛盾都能得到有效缓解。尤其在当前美国遭遇诸多外交困局的情势下,中国的软实力提升,恰恰有助美国解决这些外交纷扰;另一方面,美国作为全球战略布局的超级大国,其在全球的活动近年来有捉襟见肘之嫌。在此情况下,美国也亟需中国分担其在全球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也要构建在中国国力提升的基础之上。
美国正视中国软实力提升,对中美关系具有现实意义:一是对美国大选年喜欢操弄中国议题的政客们具有警示意义,提醒其不要再像以往那样随意搬弄中国威胁论,否则就是不合时宜;二是有助于缩短候任美国总统对华政策设计的彷徨期和调整期;三是对未来中美关系定下基调。只有重视中国软实力,美国才能确保中美间的利益攸关,美国在内政外交上的政策执行才会平顺。因为离开中国的债券,联邦政府就有破产之虞;离开中国商贸关系,美国经济也会踯躅不前;离开中国外交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也难以达到目的。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中美两强在地球村的关系已经很难分开。(张敬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