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中国商帮峰会”上,有一个现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就是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没有形成自己在全国叫得响的“辽商”品牌,十大商帮无辽商。一些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家也向记者提出这个问题。全国民营经济在蓬勃发展,新浙商、新苏商等商帮大展身手,何时辽宁也能涌现富有东北特色的“辽商”?
带着疑惑,记者走访了参加峰会的企业家、商帮研究学者。大家在帮助辽宁工商业界理清发展思路的同时,也渴盼辽宁能够尽快形成“辽商”品牌,特别是目前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环境下,更有其现实意义。
三看辽宁无商帮
其实,辽宁没有形成“辽商”的品牌,原因是多方面的。商帮峰会上,专家学者结合辽宁的历史传承、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类型,从主观客观、横向纵向、历史当今三个方面来解构“辽宁无商帮”这个命题。
先说说辽宁人的人文特征。胡雪岩的后人胡维平认为,历史上辽宁人来源成分比较复杂,既包括土著的少数民族,也包括闯关东的移民、戍边军人的家属,甚至是一些流放的“犯人”。这些人的商品意识往往都比较差。比如,少数民族重视骑射,而忽略工商业发展,客观上抑制了形成商人群体。此外,辽宁人的传统观念是不鼓励创业、经商,而是提倡工作稳定,崇尚铁饭碗。在辽宁,当子女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父母会感到十分荣耀。到目前,仍有不少青年认为,只有找不到好工作的人才去经商。
究其原因,浙江科技报的一位记者朋友说,是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养成了过去辽宁人的“惰性”。辽宁富饶的物产让那里的人们衣食无忧,更容易满足。不像浙江省,旧社会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还入不敷出。豪爽大方的性格特点也让辽宁人对钱的态度不像南方人那样锱铢必较。理财能力的欠缺,也造成大家对财富的追求相对较淡。
同为经商,辽宁人也存在着一些弱点。在本次商帮峰会上,有一位浙江商人说:辽宁人做生意喜欢比大个,看谁财大气粗,谁的背景大、谁的胆子大。除此之外,一些企业家还喜欢讲排场。他建议,辽宁人应该把劲更多地使在产品服务上,别在面子和关系上较劲,这样才会让财源滚滚而来。
其次,辽宁商业的前世今生也说明为何无“辽商”。辽宁大学历史系原主任董守义教授多年从事中国近代史、近代经济史、晚清史及社会发展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东北地区经济史研究的专家。他认为,从东北工商业发展的历史看,辽宁没有形成“辽商”是一种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