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主持人
他是世界银行有史以来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他曾孤身一人游过台湾海峡,到大陆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学成归国的留美经济学博……如今他为中国的发展出谋划策,也是中国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学者。
主持人: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庭院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它的创办人就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29年前,林毅夫孤身一人游过台湾海峡来到大陆,追求经邦济世的人生理想,29年后,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供他施展抱负的舞台已经不再只限于中国。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经济学家将于今年5月到世界银行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为什么会获此重任?他通往世界银行的路又是怎样走过的呢?
2008年2月4日,林毅夫被正式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这是世界银行首次任命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者担任这一重要职务。其实对于林毅夫本人来说,这种身份的转换开始于2007年11月,他偶然接到了前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布吉尼翁的电话。
主持人:你接他的电话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下接到的?
林毅夫:因为我是首席经济学家的顾问嘛,那么所以这个电话对我来讲并不稀奇。但接完电话以后,他就讲说他要卸任了,那么想推荐我去当这个下一届的首席经济学家,问我感不感兴趣?
主持人:你当时有没有直接做出回应,是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
林毅夫:我知道这个他一般遴选的过程,一任首席经济学家他要分离职前和离职后,他会成立一个遴选委员会,那么遴选委员会当然会考虑一些人选,当时我认为,我并不是唯一的人选。我想说那我考虑几天,看我感不感兴趣,所以他就等了两天。
主持人:那两天之后,这个问题就已经想清楚了吗?
林毅夫:基本清楚,基本清楚。我发现这不矛盾,因为到世行去的话,当然它的目标是帮助世界上所有发展中的国家,那么我相信,要是透过世行这个位置,能够帮助其它发展中国家发展,那么我相信给中国的发展也创造更好的一个外部的环境。想清楚了,好像是答案很显然的。
2007年12月16号,世行行长佐利克来到中国进行访问,在访问期间,他与林毅夫进行了一次面谈。这次面谈对林毅夫最终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我们很感兴趣,你们两位之间都交流了一些什么东西?
林毅夫:首先他了解中国现代改革发展的阶段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中国想要怎么解决?然后想听取我个人的看法。当然我知道他来跟我个人进行这个交谈的时候,可能是跟他这个在正在考虑谁合适当首席经济学家有关。那么我们谈的问题实际上开始的时候就是中国的问题。慢慢地就谈到了我对世界发展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那这些问题我当然也有一些见解,交流得还不错。
主持人:那谈到这个是不是接受这样的一个职位的问题了吗?
林毅夫:谈到,他说你干脆到临时推举名单当中,如果你有机会会不会接受?我说如果你给我这个机会的话,我也是会考虑的。
2008年1月16号,也就是佐利克与林毅夫面谈的一个月后,林毅夫接到了佐利克打来的电话,他被正式提名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
主持人:当你接到这个最后确认的电话的时候,确认自己的确是即将成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和世行的副行长,心里在想什么?
林毅夫:我想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但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大家知道我是第一个从发展中国家来的首席经济学家,那么大家有很高的期望。
主持人: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林毅夫:我想我个人的优势吧,还是因为我对中国问题的了解。我能够比较深地了解中国的问题,然后从这个了解过程当中,能够提出一些不同于大家的看法。开始的时候,大家不太接受,但是渐渐地大家觉得我的说法还是有独到的地方,然后把这样对中国的了解提高到一个比较一般的这个理论的层次,不是一个个案的,不仅是个案的了解,而是说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然后从中了解过程当中,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逻辑性强的理论,这是我的优势。
主持人:中国的发展因素,对于你的当选有多大的?
林毅夫:我想这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你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来讲的话,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为数虽然不多,但也不少。那么会选择来自中国的经济学家的话,我想最终还是因为中国这30年改革发展的经验,它能得到世界的肯定。尤其它是改变了世界上很多学者对于发展的问题,对于转型问题的看法。那么我觉得,要不是中国这几年取得的成绩,绝对不可能有我个人到世行去的这样的一个机会,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想到世行去工作,那么这次到世行去工作,对我个人来讲,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意外的惊喜。可以看到国内也挺高兴的,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春节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