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智:胡鞍钢展望“十三五”大战略

发布时间: 2015-08-26 14:45:45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智库中国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十三五 胡鞍钢 智库 见智 十二五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摄影/杨公振

马上就碰到第二部分,怎么去看“十三五”时期,我们基本上定义为要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因此我们把它界定为叫做“决战期、决胜期、全胜期”,这三个关键词,不仅决战了,还要决胜,要全胜,“决战、决胜、全胜”。而且现在看来是非常有条件,如果我们能够制定一个比较好的“十三五”规划的话,党中央提出这个核心目标是完全可以如期实现的。

当然,大家就会去问,实现这个目标,到底这个目标应当怎么样的认识呢?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讨论和分析,首先我们就要回顾一下十六大、十七大是怎么提出的,我们进展到什么程度,因为它是2002年提出来的,在党的十六大当时提出这个目标的时候只给了一个量化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保持在7%多一点的增长速度就可以实现了,但当时还提出了另外三个量化指标,一个是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千美元以上,大体相当当时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二是2020年城镇化率超过50%;三是2020年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从2000年的50%降至30%左右。大家把这个记下来,我们才能够评估。

现在看来是什么结果呢?大家可以看一下,2014年,中国的GDP已经相当于2000年的3.7倍,今年实现不了,明年肯定会达到4倍,就等于提前实现了。2014年已经达到了7千多美元,实际上相当于那个时候提出3千美元就是两倍以上了,当然那时提出3千美元是按照当时的汇率和当时的价格来计算的。现在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了,已经突破了50%。最后,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去年降至为29.5%,也就等于我们提前实现了。当然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设计的时候又在进一步提高了,说不是3千美元,是5千美元,农业的就业比重仍然是30%左右,但是城镇化提高到60%,但是不管怎么评估,现在我们实质上已经提前实现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主要量化指标,这个我们一定要讲的比较清楚,其实是超过我们预期了,但是由于我们这个目标是3次设计,就是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它一定会水涨船高。

随着发展的进程,就要与时俱进的调整重要目标,当然大家也会问,为什么我们会提前实现原定目标,我想这和我前面说的一个核心关键词“国家治理能力”有关,一个国家有没有核心治理能力,核心是看你这个国家能不能实现国家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也显示了中国的特点,确实它的国家治理是以目标治理为核心、为导向的,就是先提出一个目标。

第二个,它必须保障目标的连续性、可预见性。这个目标是不断地连续的,不会改来改去,今天这个目标,明天又那个目标,所以现在老外已经比较清楚了,就是发现中国领导人换了没关系,但是目标没有换,但是他们就不一样了,包括美国人自己昨天跟我讲也是这么一个情况,因为下一任总统不知道是谁,所以你也搞不清楚。

第三个,中国确实走出了一条道路,我们称之为目标是“过河”,能不能解决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大体上就是五年一个台阶,就是五年规划,因此2020年需要花4个五年计划和规划才能够逐渐实现,这在全世界是非常少见的。我们和南非等其他国家的学者,包括官员讨论的时候,他们也提出很长远的目标,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施规划,特别是像我们的五年规划,所以有时候我们自己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放在全世界去比较就很清楚了。

第四,我刚才也强调了,我们基本上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因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一九”概念本身就是创新性的,老外经常问我们你们能不能实现,刚才我已经给大家讲了,29个核心指标,我们现在打分下来是93分了,这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且在很多外部环境搞不清楚的情况下,相当多的不确定情况下能达到这个水平是非常之高的。我们给欧盟打分,发现他一半目标没有实现,特别是他前面提出的核心指标,保持经济增长率的核心目标,包括奥巴马在内,我就不详细讨论了。

到底怎么样来看2020年目标呢?党的十八大报告给出一个核心的指标就是GDP和城乡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了我们称之为五个方面的定性指标。你看,核心指标又比原来增加了,因为增加了一个城乡人均收入翻一番,但同时他也提出了定性指标。实际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定性指标定量化,我们称之为是可量化、可比较、可评估,而且这些指标不仅在全国,关键要落地,要能够分解到省,乃至分解到我们说的县一级。从这个角度来看,有时候学者提一些概念挺好的,但是分解不了,落不了县一级,这种指标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为什么强调可分解,可测量。对这个目标,我们讨论就从几个角度给大家介绍介绍,大体分为五大类:第一类就是经济发展。第二类就是结构调整。第三类是科技教育。第四类是资源环境。第五类是人民生活。因为这本书讲的比较详细,所以我想今天就一些重要的我们的考虑,或者我们给中央提交的背景研究的一些考虑,不代表官方,我们称之为智库版的。

第一个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经济增长率,这一点有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在“十三五”时期进入到一个新常态背景下,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到底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有多高?或者说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目标,而且还是一个预期目标,不光是中国人关注,现代是全世界在关注,我们可以说和五年前、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为什么这么讲?因为G20去年的会、包括今年的会、明年的会主题就是经济增长,希望二十国经济体能够到2018年经济增长率提高2个百分点,进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它是第一大发动机,我们算下来大体中国对过去4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是三分之一,而美国大体上就是我们的一半,就是从贡献率的角度来看。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成为大家最瞩目、最关注的问题,而恰恰我们在这个时期提出来“不以GDP论英雄”,这是和我们的发展模式转变是非常关切的,但并不是说GDP并不重要。

我们来看看“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包括“十三五”规划,当时提出这些目标是怎么实现的。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和讨论,当时提出的“十一五”是7.5%,“十二五”提出的是7%,这次我们考虑在“十二五”的基础之上,为什么,因为“十二五”提出7%,实际结果可能会在7.8%,它还是要比提出的目标高一些,当然今年是最低的,在7%左右。所以我们也在考虑,“十三五”时期提出的目标,我们就加了两个字,叫“7.0%左右”,大家就问左右是什么含义,左右的含义是正负之间,就是0.4个百分点,那也就是说在6.6-7.4%之间,只要都在这个范围内,我们认为基本都是实现。但实际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和历次五年规划是一样的,都会高于原来的预期目标,这个情况正好和印度相反,印度每一次提出经济增长率都没实现,比如他今年提出来要达到8.3%,但实际结果可能是7.5%,而中国只好倒过来,只要提出一个经济增长率,就会高于这个经济增长率,当然这背后有一个机制。我认为国家提出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上就等于给全国各地提出了一个底线,这就是为什么在“十二五”,当时我们作为经济学家参与很多讨论的时候,都建议是7.5%,不是7%,但是后来定下来还是7%,党中央实际上就是下面决心一定要把这个比较高的目标有所调整,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下行期,这是毫无疑问的,大家就问这个下行期时间有多长,其实我们实际上是从2002年开始一个新的周期,那叫上行期,当时2003年SARS危机并没有改变上行期这个趋势,一直到2007年达到高峰,而后开始下降,是因为后来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4万亿,实际上使得下行期有所往后推,我认为到今年基本上达到低点。“十三五”规划可能就开始一个新的经济周期的上行期,这是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从经济增长的潜力来看,我们认为中国还有强大的增长潜力,它的实际结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为什么这么讲?我们把它称之为中国正处在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五化同步”的时代,这五化就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这个趋势是不得了的。前面我也从马云那边做过调研,我吓了一大跳,他们那张图根本不是全国960万平方公里,是整个全球的图,他的商务活动已经覆盖了可以说是240个国家和经济体,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中国今天互联网化也好,还是“互联网+”,这是第三大发动机。

第四大发动机是我们说的农业现代化,因此十八大报告创意性的提出四化同步,今天我们加上另外一“化”就是基础设施现代化。我们这本书详细讨论了在当今世界最大规模、最现代化以及最大投资的是中国的基础设施,这就回到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首次提出“四化”就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今天我们用的是基础设施,不只是交通运输业了,包括能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等等等等。而这个规模远没有完成,并且还随着“一带一路”拓展,将把中国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推向全球,因为世界最长的桥、最好的桥、最高的桥、最难建的桥都在中国做的,这不是一般说的,因为作为记者深入到一线我都看了,所以我感到非常的震撼。

没有一个国家同时具备这五化,这五个发动机,而这五个发动机本身是相互支撑、相互需求、相互作用的,我们还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所以我们非常看好未来时期中国仍然处在7%左右的甚至更高的实际增长率。可以延续到什么时候?可以延续到2030年。因此我们现在是有战略定力,不会因为说“中国崩溃论”,只能越说越强大,是这样一个过程。现在的经济增长率,我们的考虑为什么是6.6%呢?因为只要达到6.6%,未来的5年我们就可以确保实现党中央提出的GDP,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底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说的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一旦降到7%左右,而我们后面实现的若干指标和目标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特别是节能减排,我们也做了一些专业的研究和计算分析,只要经济增长率一下降,节能减排就立刻减1,我们看“九五”时期就这样,“九五”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下来是8.6%,而我们几乎所有节能减排的目标全部是减,而且还首次出现碳排放负增长,但是后来“十五”计划逆转,所以为什么后来我们打分打了60多分,就是这些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没有实现。有了这样一个经济增长率的背景,就会使得中国实现我们称之为行稳致远的预期,不仅给中国的市场主体提供这样一个信息,最重要的是给全世界,因为中国只要保持7%,那么我们对全球的贡献率是非常之大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