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发布会不仅仅是这本皮书的发布,也来了许多领导、专家、学者,同时我们也是一个高层次的研讨会,还有一些企业的,包括银行部门的领导,体现了产学研结合。各位与会代表的观点可能对于进一步深化研究,对促进科学决策都会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预祝本次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借这个机会祝贺大家新春愉快!谢谢!
2014-12-29 09:47:05
谢谢黄所长的精彩致辞。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致辞。
2014-12-29 09:47:08
尊敬的黄所长,谢社长,各位嘉宾、媒体朋友,很高兴参加我们的成果发布会和理论研讨会。我自己对这方面没有研究,所以不敢就内容上做什么发言,但是我有几点感慨,和大家做一些交流。
12月份,大家要关注媒体的话,可以看出来是社科院的成果丰收月。最近两个星期从社科院科研局集体主办的大的成果发布会已经举办了五场,其中综合性的成果发布会,一场人文成果、一场对策研究成果,这两场央视作了报道,相关的新闻媒体、网络都做了大面积报道。另外一些专项成果,包括工业经济皮书,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都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集中地发布。如果说农民的收获是在9月份、10月份,金秋是收获的季节,社科院的收获季节一般就在12月份,拖延一点到1月份,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对策研究,因为跟着国家的总体工作安排,一年到头、一元复始,这正好是我们检验成果的时候。我们的成果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人文成果,大部头的成果,虽然都是年度成果,但有的成果跨越了50年。另外我们还体现在一些智库成果,到年底回溯这些成果不仅仅反映在部头上,而且体现到了国家的决策当中,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效,我们应用研究的成果有个鲜明特点,所以很高兴参加了我们产业竞争力皮书的发布会,在这儿跟大家交流社科院的这些成果。特别是有媒体朋友来,我们希望社科院有更多更好的,除了有可见的大部头的成果之外,还希望大家关注社科院还有一些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决策影响,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当中,也体现在学界和社会的口碑当中,这是成果表现的一个方面。
2014-12-29 09:47:27
第二个感想,我们举办了很多场成果发布会,都很成功,但是也有一些遗憾。限于时间关系,特别是很多大的发布会,媒体来的比较多,到年底的时候媒体朋友都比较紧张,各种各样的发布会比较多,赶场很多,也不可能专注报道一个发布会,所以往往一个发布会就仅限于发布的这段时间。但是对于一个学术成果的发布会来讲,我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东西,就是对学术内容的深入研讨。所以我注意到今天的发布会,除了发布外后面还有接着的研讨会,而且这个研讨会请了决策部门的人,他们的到来对于这些理论成果的关注、点评、研讨,一定能够对我们的成果的进一步完善,包括发掘新的主题,一定会有很大帮助。成果发布会和成果研讨会,其实理想状态是两个都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将来我们要对成果发布会的形式做进一步的完善,怎么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布新的主题。
2014-12-29 09:50:10
最后要说,希望我们的成果发布,固然是当做一年的成果的总结或者是收获,但也希望我们的研讨会又能成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更多丰富的养料、丰富的养分、丰富的种子,为下一步皮书的成功提供前提和机会。
预祝此次发布会和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4-12-29 09:54:48
下面有请社科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讲话。
2014-12-29 09:55:25
尊敬的马援局长、黄群慧所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首先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向第四部《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我们简称为产业蓝皮书的发布,表示祝贺,特别是向以张其仔研究员为主的年轻学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中科院科研局多年的支持表示感谢!在四年前最初发布的时候,研究室的团队在比较困难情况下,靠自己的执着进行研究。回想当时,其中一篇报告还引起巨大争议和反响。经过四年的努力,这部蓝皮书在整个皮书系列中是成长最好的,第四部开始,经过严格评审,在本院80多种皮书中,其中42部进入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出版支柱,这次是首次进入,所以是可喜可贺的。
2014-12-29 09:55:46
这部皮书的内容着代表工业经济研究所最有实力的一个板块,就当下全球普遍关注的制造业的转型,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研究意见和研究成果。今年7月份,我们在苏州发布《管理科学蓝皮书》,当时请了同济大学院士郭重庆,他在发布会上发表了长篇主题演讲“互联网在重新定义制造业”,影响非常大。这部蓝皮书恰恰是对郭院士提出的观点给予大量的具体数据上的分析和支撑,表明中国整个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就我们这些外行来看,由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传感技术的对接,包括3D打印在内,整个制造业和原有的时代已经完全变了,德国称之为工业4.0,这应该说是成立的。
2014-12-29 09:58:25
我想,这部蓝皮书是在2014年出版的,马上进入2015年了,这些内容没有像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那样做年度性的预测,这里的内容和价值应当都是最新的东西,年份只表明出版年份,下一步课题组可以做改进,能不能考虑这个书在年初出。今天有很多媒体,对这里面的每篇报告其实可以做更多更深入的采访,把这些成果做更多的转换。刚才马局长谈到关于系列成果怎么改进发布的办法。这个月,无论是我们院重大成果发布,还是社会文献出版社的系列发布,是两天三次,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做深入挖掘的。这个发布会之前,我们市场部已经用图示的方式在微信客户端发布,媒体可以直接转换使用。发布的方式可以更多,就讲汽车产业,这份报告可以和汽车业界的、产业界的人士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我们工业所也可以跟不同的产业联合办论坛,比如这里面有一篇关于生产性知识产业报告,讲的是论文生产量。如果做得更精准,按照学科来做,就可能产生更大影响力。所以蓝皮书将来可以进一步转型,尽管现在已经有主题了,但能不能变成每个产业或者每个关联性产业单独做。其实不一定非要20多万字,5、6万字的报告,作为智库报告可能影响力更大。当然对于出版社来说是不利的,但对于研究者来说肯定是一个更好的方式。
2014-12-29 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