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介绍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录

2013年11月05日09:5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万钢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 科技
  • 万钢:

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105个高新区,都突出了“高”和“新”,在这两方面做好文章,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辐射、带动、示范、引领的效应。说一个简单的数据,2012年国家105个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国家的14.5%。中关村示范区2012年总收入达到2.5万亿,它的产出对于北京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25%。科技型的中小企业不仅铺天盖地,而且顶天立地。比如天津科技中小企业已经达到4700多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20%,工业增长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超过了30%,一批收入过亿元的小巨人企业达到2200多家。上海的科技小巨人工程也发展了700多家,有37家已经成功上市。

2013-10-11 10:34:08

  • 万钢:

中关村示范区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创新的效率在迅速提高。联想从创业到一百亿用了15年的时间,小米手机从创业到实现一百亿销售收入仅用三年,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类似的企业,包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都是在短期中随着科技创新的大势快速发展。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作为政府最重要的是为它们提供环境和土壤,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场地,使他们能够快速地、健康地成长起来。

2013-10-11 10:37:56

  • 万钢:

邓小平同志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理论上说,科技创新提升了劳动生产力,也必然会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所以科学技术也正在积极推动着各方面的改革。有些是无声无息地在我们身边发生。回顾过去,电信改革就得益于手机互联网的发展。当前,微信这种新形式冲击了短信,也促进了运营商运营模式的改革。网购带动了物流业和零售业的改革,支付宝、余额宝引发了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考,光伏分布式发电也正在推动着电力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一定会推动改革,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我们首先就要抓住科技体制改革。

2013-10-11 10:40:13

  • 万钢:

全国创新大会去年召开,中央发布了6号文,特别成立了以刘延东副总理为组长的、跨26个部门的科技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多项改革的政策文件已经出台。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要做好科技项目公开透明的、跨部门甚至于跨地方的信息平台和经费监管体系,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和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推动我们国家科技资源的积累、完善和开放共享,使中小企业能够分享到国家在各个大院大所投入所产出的科技资源。

2013-10-11 10:44:04

  • 万钢:

以上是第三点,科技创新推动改革。下面我谈第四点,就是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瞻。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人才培养,这些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2013-10-11 10:46:58

  • 万钢:

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前沿探索,2008年,我国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大概200亿左右,2012年达到498亿,将近500亿,年均增长22.6%。国际科技论文持续多年保持了世界第二位,专利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比如中微子振荡的第三种形式、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黑格斯粒子等,引起了国际科技界的高度关注。要大力注重人才培养,不仅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更要培养我们的青年科学家,使他们能够快速地、健康地成长起来,担负起下一代科技发展发展的重任,培养新一批跨世纪的优秀学术人才。

2013-10-11 10:49:08

  • 万钢:

要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服务业建设,推动成果转化能力的发展。有几个数字我再给大家报一下,近几年来,全社会研发资金投入随着中央财政投入的快速发展,去年首次超过了1万亿。更重要的是,投入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社会研发支出74%来自于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在不断壮大,发明专利稳居世界第三,SCI的论文位居世界第二,论文引用率今年已经达到第五位。全国技术交易合同年均增加超过20%,去年达到6400亿。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达到10万亿元。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经过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的持续不断努力,我们正在从跟随者向并行者,特别在一些领域中初步具有领跑能力,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

2013-10-11 10:52:19

  • 万钢: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国科技发展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相衔接的问题;众多部门怎样更好的协调部署科技资源、共同推动科技发展的问题;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上的问题;国家政府类科技项目形成机制、经费管理机制的问题;培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问题;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宽松、包容、奋发向上,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等。应该说,无论从宏观、中观、微观,我们都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部分随着发展逐渐变为一些制约因素,所以当前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任务。

2013-10-11 10:56:48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